七十四章 乡村建设难题(2/3)

款项给自己找的10几个人,让他们跑跑看,最后也没有几个人贷款。后来两个人亲自跟着,一个村子一个村子的跑,每一户都去拜访。但成效也不大。1/10数量都不到。

主要问题不是不需要钱,这个川沙地区富裕,也还不是很发达,所以到处需要投资的地方,但他们不急自己干,自己省也不借钱。这样陈公博很是不解,就说你的手工可以扩大,雇几个人,就能够剩下更多的钱。

这个道理虽然很简单,但他们也有自己的道理,就是要那么多钱干什么。借钱不踏实,慢慢干,有饭吃,有衣穿就可以了。你让我挣钱,也是这个活法。李励庄再能讲也是没有更多的道理可说了。

两个人忙了半个月,才贷款出去2万大洋。回来总结经验,这次找年轻人,鼓励他们外面的世界很好,让他们冲破传统思维。这次效果好,结果几天之后,很多年轻人就开始归还贷款。原来被他们鼓动的年轻人还是经不起家人的数落,自己跑外面打工去了,不留在家里。当然也剩下不少人。这一轮两个人又贷款出去2万大洋。

强霖听的着急,这样什么时候讲完啊,怎么贷款出去50万大洋呢?镇定了一下接着听。

李励庄也不管强霖反应,自顾自的接着说,我们感觉很失败,但也不能回去。这个道理我们算明白了,不管怎么样的政策,农民们总是这样过。我们干部们还宣传个屁。李励庄开始粗野,说我下狠心一定要让这帮人改变想法,就开始走访最先贷款的人,告诉他们不要着急还,可以扩大规模;结果很多人还是开始还了,说他们一还给我们心里就轻松多了。这样下来,总有些家里要续借,也是贷款出去2万大洋。看到强霖郁闷的样子,李励庄更是粗野,接着说道,可也收回了1万多大洋。

陈公博笑着说,最后我们还是想到了办法,就是找些大户,让他们扩大土地规模,雇农业工人,进行机械化作业。总算说服10几家,他们贷款定制农业机械,等着这些机械到来,就招工人,进行工厂作业。当然,这些人贷款出去的多些。

陈公博和机灵的没有说数,强霖估计农业机械也没有多贵,3万大洋贷出去了。

李励庄说,我们就这样,各种方式整合一下,弄了个贷款品种,推荐贷款方式的目录,开始让那些机灵的人去跑,我们在去抽查,总算这些日子没有白费,贷款出去30万大洋不到,并且有找上代理人的门,去贷款。

强霖说你们做的很有意义。陈公博夫妇说道,我们太清楚了。就是说农民们的思维方式不变化,我们中央的各种政策,各种理论,各种宣传有什么意义呢?

强霖说,我很在意你们是否喜欢这项工作了。陈公博说,很难说啊,但是我们是要改变中国的,这是我们喜欢的。以前我们总是说体制不好,也是改变中国。现在知道怎么改变中国,自然是喜欢的,可是谁喜欢这么辛苦呢?

强霖说我也没有更轻松的办法去鼓动农民,你想的办法不错。另外农民们的耕读传家的传统也是很环保啊,就是说低消耗。就是效率太低,我们只能从效率入手。

李励庄说,几千年的小农经济,朝廷的高压稳定政策,士族的压迫,农民们没有任何冲动想法,也不会思想了。就是活着就好。

强霖说,你们夫妇还要坚持下去。这里是否有负责人,我是说他们总有动力改善社会,认为改善社会就是他们的生命,这样发动机的人物?

陈公博说有几个,确实是基督教的,他们很感谢我们提供资金,让他们能够更有效的帮助那些麻木的农民。他们传教和贷款捆在一起了。

这次强霖激动起来,站起来转了一个圈,说我就是找发动机,不是找官僚,官员靠不住,银行职员也是小官僚。你给这些代理人高些工资,让他们生活的好些,暂时赔本没有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