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一章 地主出洋(2/3)

国始终是中国的友邦,中国革命的赞助者。”杨永泰说:“那就让日本再给中国农民赞助一下,让陈传瑾没有话说。”陈传瑾接到肯定的回电,很是高兴,比预计的还多了一些人,他通告给四个府,让他们周知各地住,不要漏掉一个山头,让他们准备出国参观,但是名额只有500个人。未来还可以安排,可以等候。”农民们知道这件事以后,很是轰动,但是不十分踊跃,都是推荐自己的长子们。最后陈传瑾让直接报名的老地主优先,挑出了50岁以上的520人,组成第一出国梯队。各地的地主代表出现在南阳府的时候,陈传瑾和彭禹庭有些发愣,竟然是长袍短褂,带着大清朝时期的绅士帽,也不嫌热。陈传瑾给他们吃西瓜,降温。然后告诉他们要穿单衣,注意不要中暑。这几个人就脱去长袍,漏出里面的无袖短褂和灯笼裤,拿出折扇,坐下喝着茶。怎么看都是喝大碗茶的姿势。彭禹庭问到:“各位都是自己报名的么,怎么不让孩子代替”地主甲说:“孩子们不懂事情,我能干得动,我就要自己出去看看。时代变了,有机会还是要再前进一哈。”地主乙说:“东洋人还是种地的能手,我去看看他们怎么种地,怎么学习的。这些东西,孩子们一时搞不懂。他们读洋书还可以,种地还是我们这些老把式看得明白。”陈传瑾说:“大使馆也是你们自己去联络,我只是给你们派一个领路的翻译,你们要看什么就慢慢地给人家讲。有个日本的东方文化协会,他们愿意帮助你们。”地主甲说:“中。我们都是实在人,我们就找日本的地主们问问,也不想跟中介打交道。尤其是文化协会的,那些都是汉奸。”陈传瑾说:“你们求人家,就不要说的这么难听。”地主乙说:“当然。人家让咱参观,咱们自然不会上门去骂人。但是他们就是汉奸,这个咱到哪里都是这个观点。不说就不说,但是咱就是这观点,你咋咬死俺”彭禹庭说:“好。你知道里外就行。还有啊,你们是否需要记录员啊”地主甲说:“俺自己带着本子里,我就关心几件事情,用不着外人帮忙。”日本用庚子退款出钱办的东方文化协会,还是有些中国雇员的,他们出人来现场与这些老先生谈,整理出几项要求,带回去研究。日本民间听说中国内地的老地主亲自要来与日本地主们交流,引起了全民轰动。以前和现在都有很多支那留学生,但是一直都是地主的孩子们。现在支那腹地大山的地主直接组团访问,确实让日本吃惊了。天皇亲自过问这件事,最后也没有琢磨明白这件事好和坏。派人咨询一直扣押在日本的张汉卿。张汉卿想了想说:“这些农民出来学习,对日本有好有坏。如果中国人也明白现代化,日本虽然与中国亲善,但是没有机会占领中国了;如果中国还是愚昧的话,日本可以更多的机会去占领中国,但是中国与你们不会友善。”天皇听到以后,觉得这个张少帅,与自己差不多,聪明程度也很好。自己就是琢磨这件事情有好有坏。但是你不能拒绝,那样日本反而不美,真的让支那步入近代国家么首相是和平首相,对中国不是很在意,他主要在意学习西方的金融体系,现在日本的经济正在起飞,压制军费,投资民生才是他的主要任务。所以与军部的斗争的斗志很高,不在于农民的事情。他把日本在支那的东方文化协会转过来的要求,递给了歧阜县。之所以给歧阜县,是因为他是与楚西省的山川河流纬度等地理很相似的地方。都是国家的腹地,都是河流发源地,也都是山地农业,瓜果蔬菜,还有水稻小麦,间杂作业,很是精致的农业,与关东平原是不同的。歧阜县是一个大县,大到差不多相当于半个楚西省。它是美浓藩国所在地,歧阜县的名字就仿照中国周朝岐山统一天下的故事,自然这个名字是日本战国时候的美浓藩的起的,要统一本岛的意思。歧阜县的答复是肯定的,可以接纳一千人,但是一定要出粮食钱,因为日本的粮食现在还是比较紧张的,农家并不是很充实。反馈回来的信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