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八七章 信用模式(1/3)

587章还是做些事情

强邻犹豫到:“丁先生,我想看看这里的情况,是否有机会帮助他们。”

丁文江有些严肃地说:“我可以见到白长官,但是双方都有很多人命了。有个绅士写了一本《东兰痛史》,描述了双方对杀的惨状。这种事情很难善了。”

强邻说:“既然是对杀,那就说明是对等的行为。所以,应该是可以调停的。”

丁文江叹到:“既然你要经历,我们就去看看吧。注意双方对杀人没有什么忌讳了,多杀一个,少杀一个,没有什么不同。”

看水凌没有阻拦,强邻也壮壮胆子,大胆地答应了。

他希望自己能够接手以前的事业,就必须多经历,找到自己以前的感觉。

历练嘛,总是要做事的。

况且这种事,似乎与自己以前碰到的江西情况差不多,自己那时候就是要让兵荒马乱终结。现在也不能胆小啊。

丁文江带着大家找到本地驻军,要求引荐给百色的长官。

驻军营长摇头说:“我们护送你们过去的话,是可以的。但是我们这里随时就可能出现匪徒;如果兵少的话,很可能把你们送给游击队了;兵多的话,我的任务怎么办?”

最后商量用上了两个排,50多人,加强了一个机枪班。

强邻只是在海南涯州驻地参加过海军陆战队的军事训练,就是立正、稍息加上一般士兵的规矩的训练,基本作战技能就是卧倒、射击、冲锋、反冲锋等等。军事指挥还等于零。

丁文江是军事大家,加上地质学家的眼睛比较独特,视角有立体层次,所以他倒是一个好的参谋。路上带队的营副学到不少看地形,判断游击队员出没的地区。

他们从边境的左江区域,往北移动,沿着山梁,进入桂滇走廊的主通道,剥隘镇。这是一个两省分界线上的省境镇。剥隘镇依山傍水,归云南的富宁县管辖。

大部队停下休息,住宿,吃饭。

丁文江说:“令庸啊,等于我们在考察滇桂边境,我们是在人家的两省边境走了一段。”

强邻问:“怎么没有什么关卡?也没有驻军盘问?我们还有桂军也走入了云南省内?”

丁文江说:“省境不是国境,所以不会有边防军队的。他们驻军一般都在要隘,桂军走到云南的军事防守地域,还是要被扣下的。这里不是防守区。”

强邻说:“明白了。省境还不是国境。他们看重哪里,就在哪里驻军而已。云南的驻军都在蒙自城么?”

丁文江很有研究,尤其是对各省的军阀部队,他给强邻讲起了这里发生的多次滇桂冲突,其中更多的是云南外出部队,与留在云南的部队的冲突。

丁文江说:“因为云南相对比较富裕,军阀们都很有力量,也有云南讲武堂的支撑,所以滇军一直是孙逸仙革命的主力。但是滇军都是有去无回!只要一走,就难得回家了。从蔡锷开始,一直这样。”

强邻说:“难以理解啊!信用都在哪里呢?”

丁文江说:“中国讲究一山不容二虎啊!”

强邻说:“这就是典型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把自己往畜生道路上混,还有比这还愚蠢的么?”

丁文江说:“再愚蠢的就是天下大同主义,扫平一切反对者,天父下凡的蒙昧主义,或者说愚民主义。”

强邻说:“这可能造成滥杀的。是西方和美国禁止的主义。十字军东征的历史摆在那里呢!”

丁文江说:“这些人是不学习的。或者反着学,他们研究十字军怎么失败的,太平天国怎么失败的。然后改正,再来!”

强邻说:“这就是愚不可及了。”

丁文江说:“理性的事情,他们也有反思。滇军作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