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〇九章 旧民主的老同盟会(1/3)

509章委员会制度

兰州,邓隆的拙园,杨增新正在研究最新的进展。

邓隆,字德舆,他在旁边伺候。他是杨增新的大弟子,也是最出色的弟子,是甘肃的第一名,解元。金树仁、邓宗、牛载坤他们都比不上邓隆聪明。

邓隆是河州西郊邓家村人,而邓宗则是靠近青海的循化县人。二邓同期,但是不同宗。

在场讨论的对手是喇世俊,这也是一个元老,和杨增新同时代,与邓隆,邓宗,牛载坤他们是两代人。

喇世俊今年也是54岁了,小杨增新一岁。他字秀珊,河州市喇家巷人,回族。

他的资历比杨增新杨鼎臣要差一些,只是1893恩科举人;而杨增新,1888年中举,次年1889年联捷进士,可见其聪明程度,基本上是不可阻挡啊!

喇世俊中举以后在四川做官,退休回乡,做实业,开工厂,任甘肃建设厅长。

西北军来了之后,他只是在河州八坊为回族子弟办学。现在八坊被烧光了,他也顾不上重修,正在开始赈灾。

杨增新说:“秀珊兄,这次我们做的是大事,是和平请愿,建立君主立宪政体。我希望你能够支持这项大事业。”

喇世俊说:“鼎臣兄不必客气。我虽在四川做官,但是没有什么成就。你在我的家乡做官,却是成就斐然。我们都拿大清俸禄,自然是心向前朝。”

杨增新说:“嗯。我知道你当年搞过公车上书。这次也差不多,你把回族、蒙族、藏族的头面人物,绅士们都拉上,签名请愿,恢复君主立宪。”

喇世俊说:“你聪明,说说大致写些什么?”

杨增新占了起来,绕圈走,最后说道:“秀珊兄见得多了,把甘肃的苦难都写上,该是谁负责的是谁的。然后写上有皇帝主事的好处,也是实打实地说,大致意思是限制皇权坏的方面,保留其好的方面。”

喇世俊说:“嗯,你的意思视皇家为平等地位,这是我们公车上书时候就要求这么做的。结果他们总是觉得家天下是合法的。”

杨增新说:“西学所谓文艺复兴,又叫文明再生,精髓就是敞开了研究事情的因明。这事情就是一个游戏,也就是我们认为我们是混蛋,需要一个虚化的家长。这个家长为什么存在?因为我们是混蛋。”

喇世俊说:“这样就是去除皇家的神秘,神化,只是一个道具,只是我们这些混蛋需要这个道具?”

杨增新说:“西学就是这样的,谁搞神秘主义,他们就揭穿谁的戏法!我们不搞,他们也就没有可揭的。”

喇世俊说:“这个我倒是能够说清楚,但是你说的这么直通通的,有损皇家威严啊?”

杨增新道:“皇家的威严早就该修整了。威严的不是地方,宽容、大度的外表,必须有平等的内心,这才是重要的。”

喇世俊说:“鼎臣兄,这个说法还是太新鲜了。”

杨增新说:“这么多年的悟道,我是看明白了。害死大清的,就是祖宗的说法。什么大清的天下,什么皇家的天下,都是空的。皇家信奉佛祖的学说,早就看开了。”

喇世俊说:“嗯。你说是就是。我看未必。”

杨增新说:“西太后也就是应付了。宁与外邦,不与家贼,狠哪!实在是拆墙角的太多。维护大清的,都拆大清的墙角;但你杀了他们,就没有维护大清的了。”

喇世俊说:“所以皇家看开了,怎么不推行宪政?”

杨增新说:“这些学子,我都是西太后的新政派出去的么?新政也被拆墙角,反对大清的人,却是不管你是否有新政。”

喇世俊说:“你这么说,是有些意思了。大清只有放弃,推倒了重来才行。真到了新政培养的人才,也反对大清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