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七九章 海南大宪章(1/3)

479海南英伦岛

回到岛南麦家大院,强霖和胡木兰又开始一轮会见行动,因为几个人都在家里等着。张芸英大着肚子,陪着两个人聊天。叶挺和张芸英是患难之交了。

强霖在苏门答腊外海出事,张芸英稳定局势,还是靠叶、项的支持。

首先见面是陈友仁和叶挺,强霖奇怪这两个人怎么走到一起了。

陈友仁54岁,汉语说的不行,英语很棒。叶挺才33岁,英语不好,但是广东官话和客家话都说的不错。两个人怎么交流?

陈友仁用英语说:“我是宋庆龄女士推荐去找叶挺的。我和孙夫人、邓演达逃到苏联,国内说我和孙夫人去旅行结婚,这都是国民党造谣啊。”

强霖也只好用英语说:“然后呢?”

陈友仁说:“我无所谓了。我的夫人是白人和本地黑人的混血儿,去世几年了。但是孙夫人很生气,就让我离开苏联回英国,她去法国。她回国后,又给英国电报,让我去南洋找叶挺。”

张芸英给叶挺和胡木兰翻译他们说的话,两个人也大致听出了谈话进程。

叶挺插话说:“孙夫人和我也是生死之交了。那时候我是大元帅府的警卫团二营长,我们跟夫人都很熟悉。陈炯明叛变时候,我和薛岳两个人各带一个营,守卫大元帅府。我守前门,薛岳守后门。孙总理和夫人先后离开,但我们警卫团都被缴械了。我和薛岳好不容易逃出来。”

强霖感兴趣地问:“中山先生在广东的警卫一直都是谁做的?”

叶挺摇摇头,说道:“原来是本地帮会出身的李福林军,也就是北伐军第五军,后来他的军队给编散了,他自己在广州河南边占了一块地盘。帮会出身有一个好处,就是比较忠心。”

陈友仁也是听张芸英翻译,这时候他插话说:“孙先生再次回广东组建军政府的时候,自己就组织了警卫团。就是从陈炯明的粤军一师抽调一个李章达工兵营,薛岳的机枪营,张发奎的游击队营,三个营。后来李章达升任团副,叶挺从工兵营营副提升为营长。张发奎的游击队营重新招兵,训练出了第三营。”

叶挺解释说:“是的。薛岳是第一营,我的是第二营,张发奎的是第三营。那时候我们都归陈炯明指挥,邓铿是陈炯明参谋长,陈可钰是我们团长。张发奎在梧州还把陈炯民其他部队的一个支队司令部缴械了,邓铿和总理两个人说情,才允许戴罪立功。”

强霖问当时还都有谁?

叶挺补充到:“李扬敬那时候是我下面的连长,将光鼐是团部参谋,李章达和李扬敬后来组建警卫二团,准备对付陈炯明的。但是还没有组建好,就被人家围住了。结果我们都被缴械了。李章达和我们一起保护孙夫人,我和薛岳掩护断后。”

陈友仁说:“孙总理先化妆出去了,到海军。夫人留下掩护,后来也没有出去,隐藏在朋友家里。我们这些人都和平地出去了。警卫营就一个张发奎三营在韶关,没有跟孙总理回到广州。”

胡木兰说:“我知道,张发奎带着人,上山当土匪去了。我爸爸是前方司令,张发奎带着忠于孙总理的人,走投无路上山了。其他几个连,都跟着陈炯明去了。”

强霖听出一个大概眉目,张发奎还有这一段历史?三营长怎么升职最快?

陈友仁说:“三营长没有投降陈炯明,这是张发奎第一次站对立场;后来紧跟武汉国民政府和汪兆铭,这是第二次站对立场;薛岳、叶挺则中间都出去过。叶挺到莫斯科学习去了,回来就升职慢了,也被汪精卫忌讳了。薛岳在蒋系第一军,倾向邓演达,所以也被驱赶走了。”

强霖明白了。这些人都是一个战壕出来的,都是陈炯明部下!

胡木兰说:“我还知道陈炯明的故事,他反对孙先生联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