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五三章 美国青年人(1/3)

453章20年代美国人

送走陈公博夫妇和张嘉璈之后,强霖带着几个女人和张荫麟回到了法租界陶诗咏家里。

唐莹和老公汪先生也在回访陶诗咏。强霖这次正式认识了所罗门汪亦铭先生。这是一个华人青年,31岁,迈阿密人。但有些白人血统,汉语还算正宗。

强霖告诉陶斯咏,正式收编张嘉玢为外室。张嘉玢也没有什么反对的意思,张芸英也是点头同意的样子。

陶诗咏明白了,这是一个主权宣示,就说:“好啊。有一个跟我一样做外室的女人。我们一定要联合起来,互相交流与大房的相处之道。”

所罗门汪表示祝贺,庆祝张小姐有半个归宿。唐莹还是那样愿意表演,给大家唱了一首美国乡村音乐表示祝贺,但是唱的太哀伤了,让大家觉得世事难料啊!不过所罗门配乐吉他弹的也很好。

唐莹跟强霖说:“自从有那么一段演出之后,我不愿意再演出了,没有好的对手。就去电台去播音,有时候还给听众清唱英文歌。这样就认识了所罗门。”

强霖看看她的短裙说:“偶,结婚以后,变得大胆了。”

唐莹说:“受所罗门的鼓励,他这个基督徒,很是颓废,整天唱着乡村歌曲,醉生梦死的。哪里有基督徒的样子?”

所罗门说:“不是的。克莱尔强,我是一个认真工作的人。但是工作之外,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我是说慈善以后呢?”

强霖说:“所罗门,你说的对。淑女、绅士,确实与心理有关系。如果不是道德说教,你内心真的是淑女、绅士么?”

任培道摇摇头,对张荫麟说:“这就是哲学,生活中的哲学。不是你课堂的哲学。问你自己,你喜欢谁?为什么?”

张荫麟说:“哲学家研究什么是对的。现在有些自由主义、经验主义哲学家,抛开理性推导,极度体验主义,所以人们都怀疑自己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任培道说:“路线是对的,但是体验到的东西,实际上是瞬间的,不是理性那样永恒。”

旁边胡木兰问:“那到底是体验的对,还是不体验的对!”

任培道说:“很难回答。体验的肯定不对,但是不体验,你怎么知道不对的?你必然要先信任一个信仰才行。”

所罗门说:“是的。我们是华人富商,好几代了,都是信仰基督教新教的。所以我没有体验,对还是不对。”

强霖说:“康德的理性推导还是要作为基准,理性的基准。理性不能否定道德。”

所罗门说:“康德我们是必须尊敬的,但是康德并不否认先验的体验,没有体验,先验的知识框架就没有作用。”

强霖说:“是的。我们的将领从数理化中重新体验科学的进展,进而建立理性思考体系。没有体验,康德哲学就没有意义。”

所罗门说:“所以,西方体验主义,你们叫经验主义盛行,就是我们要归类各种人类体验的知识。”

任培道说:“汪先生说的很对啊。你这么年轻,怎么看得那么透彻?”

所罗门说:“美国人现在疯狂啊。买什么投资都赚钱。人活着就剩下享受了。对传统宗教挑战太大了,所以大家重新体验宗教的教导,当然你得找出宗教教导反面的不利之处。乡村音乐和酒吧,人们互相刺激,找出其中的体验规律。”

强霖说:“美国现在是一个浮华的时代,浮华10年一场梦!会结束的。基督精神也会再次成为主流的,人类需要拯救。”

所罗门开始体验。他邀请张嘉玢跳舞:“新娘子,我们挑一个舞,我给你最美好的祝愿。”

两个人跳的是伦巴,张嘉玢很是活波和经典。伦巴性趣盎然,互相勾引交合的意思很明显。张嘉玢柔柔的,敏感的样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