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一七章 兴安州会议(1/3)

很快就到了旬阳城,也叫浔阳城

旬阳是一个古县,刘备或者更早期的秦朝时期,就有这个渡口,设为阳关。这里是汉水拐弯流淌的地方,所以是一个很不错的渡口,因为河水流速比较缓慢些。

而不是因为有一个浔阳城,汉水才拐了一个太极弯。

强霖对这些附会之说不是很感兴趣,他要更多地了解了旬阳城和旬阳县目前的情况。

王伯初说:“西北军现在关中,他们在临近西安的商洛几个县,有部队和官员。在西边的汉中等地,也有部队和官员。在安康县为中心的兴安府之地,却没有安置部队,只是派出一些官员。”

强霖说:“那旬阳就还是地方势力盘踞。还有没有土匪控制?”

王伯初说:“没有了。都是辛亥民军的老人,他们与杨虎臣有旧。都曾经参加过辛亥的秦陇复汉军,就是后期的靖**,也就是当初的辛亥革命的新军和民军。”

强霖说:“这个我知道,后来叫秦陇豫晋复汉军,哥老会的刀客和新军组成的革命军,革命党领导的。”

王伯初问:“您怎么看这一支军队?”

强霖说:“你看看法国的第一次大革命,大概就是这样。后来的苦难,都是这支军队演变出来的。近代陕甘,除了李自成给陕西带来的苦难,剩下的就是这支军队了。”

王伯初不能说什么。自己上黄埔就是这支部队推荐的,回来后自己退出,也是因为这支军队。显然,强霖也是这么认为的,他反而不知说什么了。外人说可以,自己怎么说这些有恩的前辈?

强霖说,上岸看一看,增加一下感性认识,我们就继续前行,赶到安康城吃饭。

大家上岸后,看到的是一个街道比较狭窄,但是古建筑比较多的城市。有教堂、寺庙、学校、商业会馆,也有南北货市场。当然也有本地的粮食、蔬菜商店,还有电报、邮政局。

强霖对大家说:“我们看到这么一个城市,发源于一个渡口。渡口是一个交通要道,城市则是人们生存的根基。所以,对大自然的消耗,根本不一样。但是我们的人民需要城市。他们生活需要根基。那么这里开发一个城市,这里的环境就会遭殃了。人口对土地的压力也会越来越大,因为人民的需要越来越大了。”

显屿说:“这个城中的岛屿住起来肯定不错。”

左娜说:“那不是岛屿,和岸上是连着的,叫半岛。”

强霖说:“因为山势的关系,水要沿着山脚流,所以,这个山脚是s型的,所以水流就呈现出一个太极的意思。中间的两个半岛,现在就是主城。我认为应该恢复原貌,退出半岛种树,人员还是驻在外围。”

左娜问:“那么多户人家,要去哪里?”

强霖说:“很多地方人口密度还可以加大,但是不是这里。这里加大人口密度,人们还是过得不舒服。不允许开发工业,种也没有多少效益,人们就不会留在这里。”

显屿赞同地说:“在我们游牧民族看来,这里就是一个放牧的好地方。种地是糟蹋了这个好牧场。搞工业就糟蹋了好风景,好水源。”

强霖说:“是的。耕种民族总是要开垦荒地,他们慢慢地会把树木草地弄光的。”

熟悉了地形,大家开始上船。当地有些绅士,本来想问一些问题。强霖让他们派出代表跟自己一起到安康县。

一路经过了吕河渡等渡口,很快就到了兴安州府的驻地安康县。

强霖等人看看已经过午,都急着要上岸去吃饭。王伯初却让大家等一下,他带着过师长的东北军的半个营不到二百人的船,先行上岸去探路。

毕竟这个地方是安康县和兴安府的地方势力,王伯初是东城商洛州的人,他希望能够了解一下西城邻居这些人的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