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七章 走出客厅(1/3)

强霖慢下来,悠悠地来到姐夫梁思成的办公室。梁思成的办公室人还多些,显然不是来喝茶的。现在梁思成事务比教授要多,担任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的副区长,实际上就是城建局长。

梁思成一看强霖慢悠悠的样子,就说:“令庸,你不用装了,肯定被赶出来了。知妻莫若夫。她研究你不是一天了。不要小瞧了她。”

强霖一副不明白的样子。梁思成说:“我们刚聚起来的圈子,一个一个被张恺荫调到外地去弄数据了。林徽因是谁的女儿?我是清楚的。张恺荫的底细早就让她琢磨透了。背后就是你的观点。现在她正恨不得找你理论几天。”

强霖也是怕了因姐这个才智绝顶的女人,不愿再提了。他就与梁大才子的客人聊天,发现竟然有英国圣公会的华北会长,还有一些建筑商人,以及朱启钤的营造社的朋友。

强霖与崇德中学校长,英国圣公会的华北会长凌贤杨聊了起来:“凌先生,圣公会系统还是做了很多事情的。我现在还是圣约翰大学的学生。”

凌校长马上说:“太好了。我1921年在圣约翰大学教了一年英语和神学,然后才到北京传教和在崇德中学教英文。”

强霖更是高兴:“真是到哪里都能碰到校友,我刚与顾维钧校友分手。从奉天过来。您来这里有什么事情么?”

凌校长说:“我来看看,因为我们学校要改建一个校舍,但是被区里的古建筑监督叫停了。说是不能随意改变古建筑。”

梁先生听到两人谈话说:“我是崇德小学毕业生,凌校长来我这里问问。现在比较麻烦的事情是,改还是不改?都有道理。最好的办法就是迁出老城区,但是学生上学就比较辛苦。”

凌校长说:“按照营造学社的意见,这个建筑与旁边的都是整体,所以我也是犹豫。但崇德中学长期受校舍限制,不好发展了。”

强霖说:“圣公会的学校走的都是圣约翰大学的路子么?”凌校长说:“我们已经改变教学方法了,是信仰自由的学校,去年已经在教育部备案了。”

强霖说:“那么通识教育如何呢?比如圣约翰大学的大著作教育。”凌校长说:“通识教育有些取消了,专业科学课程增加。信仰自由教育,就是取消了很多神学哲学课程。”

梁先生说:“我上小学的时候,还很不错,知道很多西方谚语,现在也在起作用。虽然我不是信徒,但是作为参照还是不错的。”

强霖没有吱声。凌校长说:“小学教育,翰林院已经出了指导教材,与英式教育很相似。但是中学教育,翰林院还在争论,似乎恢复通识和哲学课程的呼声甚高。周诒春这个翰林,叫喊声音最大。他说的意思是中学有通识,大学更轻松。我认识他,他是办大学的,知道里面的辛酸。有些东西要中学教才好。”

强霖说:“作为中学校长,一定坚持自己的心意。周诒春学长当过五年清华预科大学的校长,辛苦自知。很多的通识教育,是他指导那些少年留学生的。哪里像个校长,就像个大哥哥啊。这样的中学生确实是令大学校长烦啊。”

凌校长说:“你说的对。中学校长还是要承担起做人的责任。我们马上就调整过来,引入圣约翰学院时期的学制。”

强霖约好时间去找凌校长,讨论北京中学和东北中学的事情。强霖提到:“不过校舍的事情,我去看看,政府机关要搬迁,房子估计都给你们文化艺术做校舍。所以你们的改造先等等。”

强霖然后就要告辞了。梁思成告诉他:“在南苑的房子,已经可以住人了。就是生活和家庭设施,教育设施得一个月以后才完工。你也常来我们家,你姐比较喜欢别人捧着她,她才有灵感,都是大小姐的毛病。”

强霖返回太太的客厅。强霖对林徽因说:“我已经从姐夫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