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六章 石油和冲浪(1/3)

强霖回到书房,继续看自己一年前的笔记,研究自己与凯茜、顾凤鸣等人交往的过程,研究几个重工体系的发展情况。

强霖之所以要加强这些军队文职官员的交流,因为目前红军也是需要这些人的。不过不是政治教官,主要是情报、内部保卫、后勤等人员。但是他不希望这些人带着莫须有的观点去红军做文职。

强霖认为,后世肃反,军队是工具。没有军队,也就没有肃反,只是械斗规模的。有了军队,就是火拼了。哪个地区肃反,都有军队官员支持。

比如在贺龙部队,你受冤屈,他不吱声;你真的造反,贺龙会平叛。一、三军团对红20军肃反;红25军对西北肃反;徐象谦对四方面军的肃反,是脱不了干系的。有些人最后也看明白了。

刘志丹死前,对老战友说了一番肺腑之言:“从多年的经验看,我们党犯的左的错误多,是急性病、狂热病的表现,企图一个早上把一切都变个样。他们看了一点马列的书,不看中国的实际,以空想代替现实,不讲方法策略,因此总是失败。有这种思想的人,再和个人主义结合起来,就抓权,想当轰轰烈烈的大英雄,因之反对一切不同的意见。为了突出自己,甚至要致同志于死地。”

普通红军也有感受的。如四方面军有个女红军,走到陕北被拉郎配,给一个书生残疾干部做老婆,抵抗几个月后任命。

她晚年说:“长征过程是还是自由的;到了陕北就不自由了。”大概稳定下来就开始斗。为什么不能总保持在长征时期的自由状态呢?强霖认为,就在于人们稳定时期的心理状态。宗教,就是教育人们在平时阶段的心理状态的。心的安详、思想自由、精神**等等。但政教一体的思想,总是看不得你自由自在。

让人自由自在的发展,是强霖需要的。他让自己创立的红军,自己创立的工业集群,成为人自由自在的发展的港湾。

芸英是直性子,她让自己的妹妹荔英做东家,也让大家自由自在的讨论和吃喝。她自己进屋陪同老公。

艺术家说话也很艺术。荔英说,主人让大家把自己当作家里,你们谁放不开,谁就不是好客人。结果大家都开始喝酒,最后是躺下不少人。游曦等女兵,把他们抬回营房。

强霖与芸英两个人相处很好。强霖自己很用功的研究自己的一年多历史,芸英不吱声的在旁边陪着。

芸英原来生活中总是伴随钢琴。现在少了,也没有感觉,她开始认为钢琴确实是悲剧的心声。

当然,强霖不这么认为。强霖告诉她,不许放下钢琴。你可以在周末去教堂,教授钢琴,或者帮助排练圣诗班。

芸英坚持一段时间后,很是感激强霖。

因为她觉得这种周末静心的体味钢琴,而不是去享受闲散度假,对自己的心灵安宁很有好处。是心在享受休息,而不是单纯身体的享受休息。让自己始终保持平和。

强霖看了一个小时,芸英在旁边也做了一个小时的针线。她从不在强霖旁边看书,或者看公司报表。

她认为那不是尽妻子的义务。妻子的陪伴,应该让老公能够静心工作。一个忙碌的妻子,是做不到这个要求的。

果然,强霖知道妻子在旁边做针线,心灵更为清净安详,他仔细的研究自己的平台的情况。

强霖站起来,抱起妻子去梳洗了。强霖十分喜欢自己这个妻子,仔细研究自己从这里得到的快乐。

他的雄性气息,让芸英每个细胞都那么欢迎老公。因为强霖体力充沛,所以能够把芸英照顾的很轻柔,时间虽然长些,也让她不感到累。

这就像你摆弄一个与你力量差不多的物品,你做不到得心应手。但是你摆弄一本书,却是可以做到随心所欲的轻柔。

偷溜回来的荔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