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圣约翰大学报到(1/2)

接到林代专员的罢工通知,强霖知道,土地利益协调了,所以乡下开始安稳;但是因为工人多了,问题也激化起来。赣南工业大发展,肯定会造就大批产业工人,1926-1936的十年,是资本家大发展的乐园,史称黄金十年。现在1927年还是启动期,要加大关注力度,保持工业发展方向。

强霖发完不干涉工会罢工游行,认真谈判的电文,就没有再关注此事。对自己无意中造成的庞大工业力量,那是自然规律,没有办法,生产力低下,工业人力资源还是不够。具体采用什么制度管理和生产,看民国人的选择吧。

他主要生意钨矿精粉不受影响就行了。现在看,矿工在深山里,没有出来罢工游行。但估计红党现在也有人去了。记得26年北伐之前,红党就开始布局,派出很多人。有人去萍乡,有人去安源。

强霖和丁山,带了从橡胶园找的四个混血儿,回到槟城家里,与家人团聚。约翰强和强王馨夫妇,依序看着强邻、强娜、强邠(bin宾)、强邯(han憨)、强郴(chen嗔)五个孩子,很是欣慰。

强霖自己签字还是写强邻,但心里却是知道自己还是强霖,那个驻石家庄的某集团军少校参谋。

合家欢以后,强霖又去槟城马场骑马,碰到白人姑娘恺露威廉姆斯。

这个白人姑娘性格奔放,很愿意逗弄这个漂亮的华人少年,总是用自己的马来压他一头。强霖无奈,技不如人。恺露(carol)能够与马一起跳舞,一起玩过杆,马就和懂事的伙伴一样,优雅而活泼,充满爱意的挑逗自己的马。

强霖最后主动下马请恺露去和咖啡,恺露这才让马安定下来,骑在马上,跟着牵着马的强霖去最好的绅士咖啡店。强霖叫人煮了最好的蓝山咖啡,让恺露吃惊,其实她也不能常喝这种咖啡,毕竟运到这个殖民地的这种高级咖啡不多,价格很是昂贵,市场限在顶层人员之间消费。

恺露年龄不大,20出头,但看起来混社会很多年的老练样子。

通过聊天,恺露对约翰强夫妇留美很是不屑。完整贵族绅士精神,还是英国人。

强霖对此很是赞同,美国人文化太浅薄,大英帝国哲学家艺术家品味都不是美国能比的。这时候美国人除了上帝就是他自己,随心所欲,自由散漫,无组织无纪律。就是日本人最后敢往美国牛仔屁股上插刀,希特勒都不敢。日本人真是令人叹服的民族。

恺露大喜,难得有这么个华人少爷随自己的心意。恺露是随父亲这个过时的贵族男爵来南亚经营橡胶园,不过他们的橡胶园在靠近新加坡的柔佛州。她自己随着母亲,也是一个贵族家庭的淑女住在槟城。父亲每周都要去橡胶园

她自己和一帮朋友骑马,玩的是贵族礼仪。

恺露知道强霖要去上海读圣约翰大学,很是赞成。因为在马来也有一个圣约翰学院,专业不多,局限在文理方面。这个学校提倡经典和讨论式教育。

谈到教育,恺露告诉他,一个贵族,教育是从小就开始的,也是从经典和日常遵从经典训练开始,类似孔子的六艺,就是宗教不一样。

英国贵族是充分谈论灵魂和鬼神的,恺露自己就很怕吸血鬼,他们都是很信自己的灵魂会上天堂也可以下地狱。恺露不理解,如果只是练六艺为了祖宗这么简单的话,那么灵魂怎么办?没有灵魂怎么尊重祖宗,什么事都办不了。孔子也没有说他自己懂或不懂,但不让弟子讨论就不应该了。强霖认同恺露的说法,惊叹贵族教育的强大。

谈的高兴,恺露笑眯眯的说,既然你要上大学,就必须学会如何与女人大交道,我来教你。说着就带着强霖回恺露家。

强霖看到这个西方风格的城堡,是前殖民官员留下的,恺露作为贵族家庭,殖民官员还是很照顾他们,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