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5章 简单?困难?(2/2)

好奇走过去看了一眼,只见毛杰所书宋体跃然纸上,让他感觉有一到清凉之气由脚下升起,向上直冲,好久没见过如此好的字了,不,应该说从来就没有见过这么好的字。能将宋体写成这样,此人心中定有静气,也许方才是因为其他事而心神不定吧,且再观察观察。毛杰不知道,因为他的字,总算从死刑改为死缓。

不知不觉间,李知府已经停留在毛杰身后不短时间,这在考试中是不被允许的,所以他只能按捺住心中的期待,抬头看了看其他考生。

这时候的考场里一片安静,第四考场二百余名考生都将头埋在考卷上,但表情却各有不同。

有的考生写得非快,只片刻就将第一部分写完。有的考生写得很慢,写上一句话就停下来,咬着笔杆子皱起眉头,老半天才再次落笔。就仿佛手中的笔重逾千金,每写一个字都要耗尽全身力气一般。还有的考生趴在桌子上呼呼大睡。像毛杰这种沉稳冷静地答题的倒也有几人。

第一部分的两道题,又是默写,总字数也不过七百余字,不一会的功夫,大部分考生已经答完,把卷子放到一边,等着考官收卷。剩下的那部分考生基本除了睡觉的就是长吁短叹之流。

到了中午,考官收卷完毕,让考生休息,吃午饭。毛杰等人的午饭都是郭图给准备的,熏肉大饼,还有煮鸡蛋。等毛杰将午饭拿出来后,熏肉大饼还是那个熏肉大饼,可是蛋却被挤碎了。看着桌子上的碎鸡蛋,毛杰下意识的看了一眼自己的裆部。“下次院试,要不要准备个铁档护上。”

毛杰一边胡思乱想,一边把熏肉大饼吃了,碎鸡蛋?还是算了,留个纪念吧。

下午考的是第二部分杂文,又称辞章,也就是开始写作八股文。

等考题纸发下来后,毛杰一看,心里乐开了花。

第二部分也是两题:第一题:“上不怨天不足以为士矣。”

第二题:“王不待大。”

这两道题中第二题是白给的题,出自公孙丑章句上,第三节。全文是: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此之谓也。”

大意是说:“倚仗实力假装爱民的人是霸道,行霸道就可以建立大的国家。依靠治理规律而爱民的人是王道,行王道不一定要大国;商汤凭借七十里国土,周文王凭借百里国土就使人心归服。倚仗实力使人民服从,并不能使人民心服,是因为实力不能供养人民。依靠治理规律使人民服从,人民心中喜悦而诚心诚意归服。比如有七十多个弟子诚心诚意归服孔子。”

毛杰心里乐开了花,在后世关于里面每一篇的破题点都有总结,更有甚者还附上科举出现此题时候案首的时文。例如这一篇破题点就是“以德服人,心悦诚服”。时文是康熙年间一篇会元之作。虽然清朝已经不考八股文,但是文章的条理和论据却是可以借鉴。

毛杰决定先将第一题空下,从第二题开写,既然是开了外挂,写起文章便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将文章写完后,再如县试时那般细细检查数遍,遣词造句无误,韵脚韵律流畅后,这才一笔一划的用改良版秦氏宋体抄写在卷子上。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