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三章 “耐心”(2/3)

查到,金斗锡不认为菲碧有欺骗自己的必要。而他逻辑思维能力又不是只有识高深的大生才会具有的思维模式,再加上菲碧一开始说的出发点,就是少女时代想要有一个什么样的标签的问题,这让他的理智很快就得出了正确的答案。

只不过同样是理智思考,金斗锡不认为自己的担心有问题问题,还是说道:“好吧,先不谈那些对历史认知的问题,你有没有想过,如果这部片子里高句丽的问题被人提出来,少女时代在韩国面临的压力恐怕不是一般的大?”

菲碧点点头表示她考虑到了,说道:“所以我才把高句丽描写的那么少,甚至最后的战斗都是在跟乌恒人打,这方面你放心,其实这部片子主要会引起讨论的地方就是女权与反战。最重要的是整部片子是以符合逻辑的方式去编写剧本的,可以预期的是,这部片子在西方同样会有很不错的表现。而西方的观众如果看得深一些,就会发现片中情节映射的是美国政治形势,而东方观众则会纠结于赵云的传统形象被颠覆这件事上。我想在我设置了这三重保险的情况下,大众是很难注意到高句丽的问题的。”

金斗锡一呆,然后想了想,三重保险?又想了想,还是没想明白,问道:“第一重是映射美国政治,和对赵云传统形象的颠覆?”

菲碧摇头道:“不,是影片以严整的逻辑关系演绎故事,在加上特效会在美国这边制作,这会让影片西方市场也容易被人接受,这样而韩国国内就会对这件事感到兴奋,毕竟我现在是一个韩国组合的成员。而到时候我们只要选择在韩国晚两周上映,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社会和观众的观影方向会遵照此前东方和西方的观影方向去解读电影,自然不会太过注意高句丽的问题。”

金斗锡又是一呆,他发现好像就连公司里那些从事娱乐业很多年的前辈,也没有菲碧这样在电影出来之前就把观众和社会的观影心理给限定好了的,不过为什么听上去,感觉菲碧说的很有道理呢?

菲碧见金斗锡还是半信半疑的,便再次耐心解释起来:“第二重才是西方认为映射美国政界,东方纠结于对赵云形象的颠覆,而随着两方面观点的争论,就会进入下一个层面。”

金斗锡的嘴巴都张大了,他还真没从剧本里看出这些,不过现在想想,好像确实有些像啊……

菲碧不理他,继续说道:“第三重,就是某些人会解读出女权主义思想,而另外一些人,则会解读出反战思想,反正不管怎么说,在东西方主流舆论和思想的影响下,些微的针对高句丽的质疑,根本就翻不起什么浪花来,而且,难道说我们就没有舆论资源了?”

金斗锡着实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在他看来,菲碧的企划绝对有实现的可能,而且确实如菲碧所说,如果影片真的在东西方市场打开局面,甚至再拿一两个奖项,韩国国内肯定不会有人敢质疑的,毕竟菲碧这是在“为国争光”啊……

金斗锡忽然有些明悟,问道:“菲碧,我有个问题,你是不是对韩国有什么不好的想法?”

菲碧沉默地盯着金斗锡看了一会,看得金斗锡禁不住正襟危坐起来,然后才说道:“前些日子董事会里一些董事的做法,我不是没有听说,所以我不能容忍把少女时代跟公司乃至国家的价值观彻底捆绑到一起的行为。”

菲碧虽然说的有些省略,但是金斗锡却一下子明白了菲碧的意思,虽然他是中层,很多事情并不知道,但是随着一些股东陆陆续续地退出公司,而退出公司后又开始被新总统清算,他们这些中层不是没有私下里讨论过,而那次灭灯时间之后,媒体向的转变和牛肉波的后续,不能不让有独立思维能力的人想到某种可能。

所以金斗锡不得不无奈的承认,菲碧的做法恐怕是有道理的,只不过,如果现在就摆出来不符合主流观念的价值观,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