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2/6)

找他到城里搞点事,我不愿意去,也不愿去找他的麻烦。老伴,说上次上面来了几批人,对张县长该不会碍事吧?”唐丽姣哪有闲心听他叨念那些无油盐不着边际的事,她望着荒冢杂草丛生,想到长眠于这荒凉世界里的先人们,禁不住股股辛酸涌上心头,眼圈湿淋淋,而且不久的将来,自己和老头也要荒凉在这无人间冷暖的残忍的世界里,那颗颗泪珠直往下掉。她再一想回来,反正人死了,眼一闭什么也不知晓了,让它去荒凉吧。人生的滋味此时此刻在她的心灵里得到升华。刘忠国老汉见老伴这般悲切的模样,也不禁有阵涩味涌到喉咙口,他竭力地用涎液将它们吞下,一本正经地说:“哎!你这是何苦的,人都不知脱生到哪个大户富裕人家去做独生子女了,还有什么好伤心的。我们每年的七月半,鬼门关开的日子,不是给他们烧了好多的钱么。”刘忠国见老伴还是硬咽着,就让孙子去牵着奶奶一同回家去。乖巧的刘焯仰望着看看奶奶又看看爷爷,然后嘻嘻唧唧地笑了,说:“哦,你们大人不是好孩子,还哭了呢。”他这么童趣地一乐,倒把俩老逗笑了。“嘿!你小子。”

他们祖孙老小欢愉在回家的路上,迎面是一派春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的明媚春光。刘忠国老汉心胸格外开阔舒畅,没有了压抑的窒息感觉。回到家里,唐老婆子却发现了放在床头钱柜上的打好钱眼的黄钱纸,怪怨而大声地说:“你个死老头子,怎么有了美元,而把散钱纸忘了带去呢,罪过呀、罪过呀!”刘忠国老汉看了钱纸也心思起来,郁闷起来,只好劝解地说:“什么罪过,是我特地留下来用作在七月半再去烧给他们的,那还要写好包袱称谓,不然让那些孤魂野鬼抢去,冥府银行里也没有户头的。”唐老婆子气急急地说:“这才几个钱,还节约到死鬼头的头上去了,七月半再去买不是了。”刘忠国老汉还是坚持着说:“已经用了十二块钱,这是三块钱的纸我得留下来,节约一点又可以过几天的日子了。你就不会当家,俗话说吃不穷穿不穷,划算不来一世的穷。人家都在盖新楼房了,你不眼红是吧。”的确,节约的话题在农村老百姓的生活中从古到今以致未来仍是永恒的主题,就象爱情是人生永恒的主题样。唐老婆子自然明白是这些浅显的道理,不再和老头子执拗磨蹭了而去忙活早饭,好让小孙子吃了饭不耽误上学。当然,只有消费才能促进生产,亚洲金融危机后,中国的市场一直热不起来,银行的存款利息一降再降,老百姓就舍不得花那本上的钱,留着非花消的时候才动用,这大概是中国老百姓朴实治家的传统,是中国不能卷入金融危机的根基。

俩老口的拌嘴刚风平浪静,刘孝武懵懂地来到他们家。唐婆子向刘老汉忙使了个眼色,示意来人了,为这点子鸡毛算皮的小事而别下其它的事,别让人知道了笑话。刘忠国老汉眼睛鼻子扯拉着不自然地笑着说:“嗯,武会计来了,没事吧?”刘孝武见他这样模样,以为是俩老口正亲热着那事见来了人才慌忙终止的,打内心里好笑。他故意装得没好气地说:“没事我干吗来了,废话!”唐老婆子知道他们有正事谈,便出屋去忙自己的,去和乡邻们在墩台上搭讪聊天。刘孝武果然是为正事而来,很严肃地问:“你的热巴子的条子是几时的事?”刘忠国老汉茫然地说:“我不记得了,要看条子,反正是前年的事。今年,我破了个例,给祖宗们插了个清明,让他们保佑我们活着的人。”刘孝武紧逼着说:“难怪我刚才听你和小伯在喋喋不休地说着什么。既然有祖宗保佑你们,怎么一进门就吵嘴不安分了,我不信这个邪,不灵验的。”刘忠国老汉忙说:“不是拌嘴,是乐得没事,学着电视里说相声么。我问你,你实话告诉我,是不是出了什么事,那钱可是我儿子在外换来的血汗钱啊,千万不能出什么岔子的。”武会计又紧追不舍地问:“我问你,上次你没有对上面来的人说这事吧!”刘忠国老汉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