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水运(2/3)

王辉每天都要接待这种角色,希望他们能够动手做起这种新生意。

内燃机、发电机、电动机、炼钢、生产玻璃、生产水泥等关键技术他都公开给了整个社会。

只是具体细节乃是各个厂自己的秘密。

他知道自己接待的这些人在光之国分布的稀稀落落的,他们行动力又慢,等到真正的把厂子建起来不知道需要多久。

他对于老家的历史有一定的理解,知道现在这种情况下搞水运、在水路旁边建立工业中心是一种靠谱的做法。

此外每个大矿旁边都应该建城。

要是能够把矿产资源与水运的便利结合起来,那就应该建立特大的工业中心。

现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没有铁路。

想修建很是花费力气。

所以现在应该优先走水路。

大型轮船不容易造,小型的却容易造。

光之国原来就有几十米长的帆船,给它们装上螺旋桨,用功率比较高的内燃机驱动就可以跑的更快。

螺旋桨没入水中,装在船后。

金属法师、机械法师、造船工匠可以合作研究清楚。

王辉不得不反复告诉自己,必须耐心,一定不要急于求成。

这是个不容易跳过去的阶段。

老老实实的修建零零星星的小型的工厂,在矿区以及水路旁边建立工业中心。

有些地方很是适合建立工业中心,现在就可以开始规划了。

在路没有修好的时候想马上就制造大量的机车压根就不现实。

那种质量差的船的制造难度远低于机车。

就算是用木头、竹排制作驳船也是可以的。

于是可以充分利用社会现有的生产力抓紧把一批机动运输工具给做出来。

一艘机动船拖着一艘巨大的木头驳船出去拉货,挺方便的。

驳船的生产没有啥技术含量,不需要那些船工下场。

只要不沉就行。

一艘船的运输量比机车大多了,跑的也不慢。

是理想的运输工具。

他的想法是,先造出足够数量的机动船。

然后在水道旁边建立机械厂,生产机车,每个省都有自己的机械厂。

而每个机械厂旁边都建立工业中心,给各个行业都提供机械式的生产线。

这个过程其实非常的缓慢。

不管他多么努力的推动相关工作的展开,都会非常慢。

涉及到的人太多。

尤其是如今的道路状况实在是太差,还是水路更靠谱。

光之国有魔法通讯手段用于传递信息。

于是很多技术成果可以快速的公布于众。

对商机敏感的人能够迅速意识到一个大时代已经来临了,愿意把自己的资源都投入到工业生产中来。

但是老百姓们尚未反应过来。

即使最近出现的很多人力飞机能够一定程度上使他们的脑子更活络,他们还是反应太慢了。

机动车能够给生产带来巨大的改变,但是他们买不起。

他们买得起的东西利润不高,愿意进行改善的资本家数目不多。

他们没钱就没法消费。

行动力强的人会迅速占据市场,把同行给赶走。

社会面貌的改善不是那么容易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