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带飞轮的机枪(1/3)
这样子的问题是子弹与枪膛的气密性难以保证。>
所以盛放子弹的管子本身就与子弹卡的很紧,并且带有膛线。>
换子弹的时候他无法保证子弹位置的精密度问题。>
射击的准确度就由装子弹的二十厘米长的金属管决定。>
子弹由符文金属柱点燃发射。>
子弹装在金属管中,金属管尾部有活塞。>
后坐力会推动活塞向后运动。>
再推动一个金属块。>
金属块以曲柄摇杆带动一个齿轮转动。>
这个齿轮以传动装置带着前方装子弹的金属架子左移一格子。>
下面的问题是金属块如何复位。>
它前方装有金属挡板,撞到挡板上之后就会停下来,接着可以由弹簧给拉回原位。>
这里又出现了问题。>
弹簧使它复位的速度比较慢。>
而机枪一秒要发射几十到几百颗子弹。>
它必须快速复位。>
它要能够快速震动。>
一下子想不清楚。>
可见他的机械设计能力还是很有限。>
后坐力其实非常大。>
机枪每秒射击这么多次,如果对后坐力加以利用的话完全可以推动一个非常大的飞轮快速旋转。>
而飞轮可以在每次射击结束后把那个金属滑块给带回原位。>
一定要采用这种方式么?>
或者还有个办法,每次只利用后坐力中的一小部分来推动金属滑块,再由金属滑块推动装子弹的金属架的移动。>
下面这个想法暂时想不明白。>
于是采用上面的飞轮法。>
这机枪就像是个柴油机似的,侧面装有飞轮。>
金属块滑动的时候以曲柄摇杆和齿轮组带动飞轮旋转。>
刚射击的时候金属块推动飞轮旋转,然后飞轮把金属块给带回原位。>
而飞轮带动传动装置,使得子弹架子移动一格。>
想做到这一点传动装置需要设计的比较精密。>
这样子制作的机枪能不能使?>
能。>
一秒的射击次数可以达到上百次。>
飞轮不用转多快,它可以由齿轮组降低转速。>
问题就是,这么一把机枪,太不方便了。>
精准度也呈严重的问题,毕竟实际的枪膛只有二十厘米长。>
子弹的安装非常麻烦。>
也容易出现卡壳现象。>
比如在战斗中,机枪受到攻击,传动装置、装子弹的金属架出现变形,然后就卡住了,无法射击了。>
但是好歹这是一架自动枪械。>
既然结构这么笨拙,不如把口径给做大一点。>
越是思考越是想制作一挺出来。>
传动装置是这挺土法机枪最复杂的结构。>
此外飞轮每个回合要控制两个符文金属柱进行一次撞击,以发射魔法波,点燃子弹中的弹药。>
那么两个金属柱放在哪里呢?>
这是非常实际的问题。>
应该装在这个金属滑块上。>
那么怎么控制它们的距离呢?>
恰好每个射击周期的结尾它们贴合到一起,发射出魔力波,引燃子弹,开启下一个射击周期,随后它们就要被分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