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一路风光(1/3)

在青岛众人待了三天,第一天下午到的,柳巷和田思思、李贝她们昨晚打麻将的包括杨悦一睡了整整一路,饶是这样晚上也没缓过乏来,早早也都睡了。

第二天去的田横岛,路有远,回来已经是晚上了,但大家都觉得去的值,不到这种地方你感受不到忠勇之气,中国自古不乏忠勇之士,但都是单个人的,五百名义士一起殉节不止反映了齐鲁男儿的忠烈,也昭示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民族精神。

最后一天去的崂山,到青岛不到崂山就像到八达岭不去长城一样,如果田横岛给人的是一种壮烈,那么崂山可能就给人一种沉淀,宿命的沉淀。

崂山的自然景色不必,自古就是道家兴盛之地,而道家是最讲究与自然的和谐的,所以所到之处你都能感到一种沉积,自然的厚重与宿命的轮回。

崂山的太清宫偏殿有道士给人抽签,不过不给解,也不要供奉钱,这是崂山太清宫与众不同的地方,更不同的是这里的签与别处不同,不是卦辞,是隐语。

二十个人每人都抽了一签,有的很好解释,比如遇难成祥、紫气东来之类,唯有三个人的隐语晦涩难懂,一个是柳巷,一个是田思思,还有一个居然是李贝。

李贝的隐语是:大观园,田思思的是:雾里看花,如果这两个还有迹可循,那么柳巷的根本不知道在什么,他的只有一个字:空。

去往日照的路上大家研究了一道也没研究出什么眉目来,首先李贝的,有的是暗喻林黛玉,有的是薛宝钗,还有的是刘姥姥,刘姥姥进大观园么,还真有根据。

李贝老大不高兴,道:“你们有文化没有,我念的书少但也看过《红楼梦》,大观园是为元春省亲建的,明明我是贵妃的命,天生的富贵。“

“不见得吧,贾元春怎么死的书中没交代,但应该死的很惨,就算是富贵也没福享受。”杨悦一和李贝还拧着劲,开口道。

“贾元春的判词是怎么写的?”李娜问大家。

没有谁记得住,柳巷不喜欢看《红楼梦》,甚至对所谓的“红学”也不感冒,认为《红楼梦》除了词牌写的好之外艺术造诣在四大名著中是最差的,按照他的排序,首推《三国演义》,一本书能塑造出一个神的只有《三国演义》,而且是真神,不像《封神演义》封了那么多神没有几个是民间承认的。

关羽成为财神肯定有“山西会馆”遍布天下加以供奉的原因,但只有这是不够的,你宣传、崇拜一个历史上的真实人物可能会在一定范围内,一段时间内有人认可,但关羽已经超出了这个范围,人们视他为忠义的化身,誉为“武财神”,盖住了赵公明,只这一就不是哪本能做到的,唯有《三国演义》。

加上诸葛亮的智绝,曹操的奸绝,这“三绝”就是《三国演义》最大的贡献,已经深入人心,不管历史上的曹操和诸葛亮什么样,人们认为就是这个样子,而且还会继续认为下去。

第二是《西游记》,不管书中有多少漏洞,或者叫伏笔,师徒四人的形象已被大众接受和认可,这就是的成功之处。

第三本是《水浒传》,一本大气滂沱的草莽英雄传,能让人们记住的人物和情节也不是一两个,连配角都算不上的西门庆和潘金莲也因一本延伸的《金瓶梅词话》而被人们熟知,成为奸夫淫&妇的代表恐怕连施耐庵都没想到。

而《红楼梦》能让人记住的太少,或许是因为辞藻华丽反而曲高和寡,但是给大众看的,你可以把读者设定到一定年龄段,因为人们总会长大,但如果把设定为只有硕士往上才能看懂,非得需要一个什么“会”来专题研究的话柳巷认为那就是卖弄了。

民众是一部好坏的最终评判者,不是所谓的专业人士,更不是什么“会”。

也是出于这样的理念,柳巷要办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