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菩提玉斋(下)(2/3)
且先记住这个大前提。
继续说南华僧人。
在古代,梁武帝之前,和尚其实是可以吃肉的。
徐来猜想,网上会有一大票人认为这个是最终的答案。
但实际上,并不是。
梁武帝所处的时代,是南北朝,也就是420年~589年。
而朱元璋所在的明朝,是1368年―1644年。
也就是说,在这个时期的和尚,已经不吃肉了。
那么问题来了,这道出现在明初南华僧人手札中的菩提玉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徐来大胆猜测,有三种可能。
第一种:纯粹就是噱头!
僧人给高官吃的,其实就是普通的斋饭,并不是蛋炒饭。
至于这菩提玉斋的由来,大概率是一种噱头。
这种事儿,是有先例的。
比如说佛门中的【彼岸花】(又名曼珠沙华)。
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很高大上,但实际上它真正的名字叫【红花石蒜】。
第二种:是真的蛋炒饭。
明初,也就是明太祖朱元璋影响力达到巅峰的时期。
熟知历史的人就知道,这个时期非常特殊,老朱杀了不知道多少人,多少官。
当时底层百姓的生活非常艰苦,受压迫几乎成为了日常。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寺庙的处境也是类似。
一位高官来寺庙拜访,上到主持,下到沙弥,无不绷紧了神经。
因为弄不好就是人头落地的下场。
为了活命,为了让寺庙的传承延续下去,或许就会做出一些【讨好】对方的行为。
做出一道看起来普普通通的,好像什么也没放,但吃起来却有肉味的【玉斋】是完全有可能的。
至于最后一种可能。
徐来认为是最接近真实情况的一种。
南华僧人提供的菩提玉斋,其实就是普通的斋饭,只不过高官回去之后,自己改良了一下。
这一点,需要结合当时的大环境以及历史背景来理解。
资料显示,据统计,明朝官员二十万人,大约有五分之四的都是贪官,清官的比例少得可怜。
究其原因,是因为当时的在朝当官的俸禄压根就养不起一家老小。
不贪根本活不下去。
去寺庙礼佛,那不得烧个香拜个佛,然后象征性捐点香火钱?
可当时官员的俸禄连吃饭都成问题,哪儿来的闲钱给香火钱?
所以,徐来猜测,这位高官,大概率是一位贪官,而且还是大贪官。
说来也是有意思,明朝是反腐最严重的朝代,但也是贪腐最严重的朝代(具体可以百度一下)。
反腐最严重,意味着查得严。
衣食住行,那可都得接受监督。
整天大鱼大肉地吃肯定不行,但是兜里有银子花不出去也不行。
于是乎,像【菩提玉斋】这种看起来就是普通大米饭,但实际上却内有乾坤的美食,倒是刚好赶上了。
时代和大环境,也是造就美食的一把好手!
“这么说,这道菜用鸽子蛋才是正确的选择?”
听完了徐来的讲述,唐川立马有了自己的判断。
既然是贪官,那生活肯定是要多奢侈就有多奢侈。
吃得起鸽子蛋,就绝对不会吃鸡蛋。
毕竟鸽子蛋贵啊,吃起来在朋友面前那是倍有面子。
“这个嘛,不好说……”
徐来微微一笑。
人不可能回到过去,历史的真相到底是什么,谁又能完全知道呢?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