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青铜炮和竹火枪(三更)(2/3)

李晔身后的王徽,认真解释道。

张承业走了后,青阳子就成为了军械司的司丞。不过他的重点依然在火器方面,自从李晔在这里给他打开一道通往新世界的大门后,他对火药以及火器就十分上心,军械司的其他所都交给了两个少丞负责。

除了这个还有就是李晔对于道教的重视,让他很高兴。

“性能如何?主要是射程、威力,还有成本方面。”

“回禀殿下,这火炮已经进行过试射。由于是第一次,所以火器所就制作了两门,这是第二门,第一门在试射过程中炸膛了。”

“死伤如何?”李晔关心道。

“有一个工匠死了,还残了几个。”

“善后要做好。”虽然李晔觉得有些可惜,不过炸膛也很正常,毕竟是第一次,存在很多问题,这都得一步步解决,“那门火炮一共发射了多少次?”

“五次,第六次就爆炸了,应该是密封性没做好,贫道已经让火器所的工匠想办法改进。”

“射程呢?”

“目前发射的是铅弹,射程大约三十步。”

三十步就是90米的距离,若是用于攻城,这个距离肯定不行。不过作为守城的话,倒是还能接受。

“开花弹没制作出来吗?”

注意,别认为火炮就是发射后世的那种炮弹的。

早期的火炮,主要有三种炮弹,即实心弹、散弹和开花弹。

实心弹就是发射铁或者铅制作成的实心炮弹,不含火药,有些时候可以发射石弹,主要用于攻城洞穿城墙工事,射程远,但是对人员杀伤力不大,除非直接命中或靠击中其他物体,使之碎裂飞溅,造成间接人员杀伤;

霰弹,在当时是野战火炮的大威力弹种,由数斤铅铁小丸构成,也有装填碎石的,射击时一打一大片,以杀伤人员为主,但是霰弹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射程近,有效杀伤约在三百米内(一说五百米内);

开花弹,这是爆炸性弹丸的别称,内部装有火药,因其炸开时弹片四射,犹如花朵绽放而得名。历史上我国自南宋未期就出现了铁壳开花弹,其改进型曾被元军用于征讨日本之役。炮射开花弹在明代中后期得到广泛应用,如宁锦大捷,就是使用这种炮弹的成功范例。

真正是以火药爆炸为杀伤力、我们常见的那种炮弹,那是18、19世纪的事了。要知道清朝的红衣大炮,主要就是用的就是实心弹。

而在实心弹里,目前火器所研究出来的是铅弹,铁弹很少。主要原因还是铅弹的熔点低,300多度的熔点,可以很快的制作出实心铅弹,而且兴元府产铅。

实心弹的选择,自然是熔点低以及成本第的金属,照理说实心铁弹最好,可惜铁的熔点高,目前军械司的炼铁作坊还未完全攻克相关技术,所以铁弹制作比较麻烦。

所以目前火器所试验的炮弹多是铅弹、石弹以及散弹。

“殿下,散弹倒是制作出来了,效果也正如殿下所说。只不过开花弹目前并没有制作出来,之前几次试验,都出了意外,发射时过于危险,而且不太好操作。”青阳子解释道。

“先研制更实用的实心弹和散弹吧,但是开花弹的研究不能放松。告诉下面的工匠,无论是在火炮研制,还是炮弹上,只要拿出成品,一律重重有赏,钱财、土地,甚至官职、爵位。”

青阳子沉声道,“请殿下放心,贫道一定不辜负殿下的期望。”

李晔跟青阳子的对话,并没有避开王徽,听到李晔的保证,王徽也颇为震惊,显然没想到李晔的魄力这么大。这让他对于这个火炮更加感兴趣了。

之前的都是听青阳子再说,耳听而虚,眼见为实,所以李晔便让青阳子把第二门青铜炮拿出来试验一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