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江陵牧?(二更)(2/3)

产跟随我一起走,成都这里就留下可靠之人打理就行。等到了地方,有本王的帮衬,中间损失弥补回来也耗费不了多长时间。”李晔说道。

“这。。。可否容许我回去考虑一下,毕竟这不是我一人能做决定的。”何鼎轩犹豫了一会儿说道。

“自然可以,等考虑好了,舅父再告诉我就行。不过时间也不久了,年后可能就要离开成都。”虽然有些失望,不过李晔的态度依然很好。

跟随李晔多久的刘麒自然看出了李晔眼中的失望,不过当着李晔的面也不好说什么看来后面得好好做做自己这大舅哥的思想工作了。

跟在刘府不同,李晔在去孙府的时候,也把这个事说了,不过反应完全不同。孙烨本来就是李晔的王府长史,知道李晔不少事,孙辰自然也知道这个寿王野心不小。

李晔不仅跟两人说了这事,还在分析后面的事怎么应对。特别是对孙辰的安排,李晔若是离开成都,孙辰这个蜀州刺史肯定也当不了多久,陈敬瑄不会容忍有一个不听话的刺史在眼前。与其想尽办法应付陈敬瑄的手段,孙辰宁愿外调,最好不在西川。

不知道是李儇着急了,还是田令孜不想再看到李晔在成都待着碍眼,这天,李晔和安化公主、昌宁公主、穆王李倚等人在寿王府小聚的时候,就听见有宫中太监带着圣旨而来。

听到有圣旨,李晔等人便出来恭迎圣旨,出来才发现宣旨的是刘季述。

看到不仅仅是寿王在,安化公主、昌宁公主以及穆王也在,刘季述便客客气气地行礼,然后才在众人的注视下,宣读圣旨。

圣旨一共两封,第一封圣旨就是赏赐什么的,主要是因为李晔成婚,李儇给的赏赐,数量倒是不少。水晶云母、琉璃玳瑁、犀角象牙、装翠宝石等宝物不计其数,就连安化公主等人都羡慕不已。

不过在听到第二封圣旨后,安化公主等人就有些不高兴了。

前面那些很官方的套话就不说了,其中‘敕封寿王杰为江陵府牧,领荆南节度使,总管荆南事务,望尔不负圣恩,恪尽职守,为朕分忧。。。。。’这段最为重要的话,才是让安化公主等人生气的真正原因。

在李晔领旨谢恩后,刘季述这才低声说道,“殿下,本来晋国公认为殿下出任江陵府牧即可,亲王不应该领节度使一职,是陛下坚持,这才能为殿下争取到一个节度使的职位,望殿下不要辜负圣恩,不要忘记陛下的一番苦心。”

“小王明白,还请公公回去转告皇兄,就说小王明白皇兄的苦衷,后面小王会亲自去谢恩。”李晔点了点头,这个结果已经不错了,所以他也没什么不满意。

他开始以为只是一个府牧,没想到李儇还给了他节度使一职。荆南现在虽然有节度使,但作为节度使的郑绍业因为惧怕监军朱敬玫,不敢赴任,所以李晔去这里的,名义上没什么阻力。

不像山南东道和湖南,都有着节度使或者观察使,前去的阻力更大。

“陛下让奴婢转告殿下,说是不用入宫谢恩,让殿下早点准备,前去赴任。”刘季述回答道。

李晔一愣,没想到李儇会这么做,不过很快就恢复过来,点了点头,“烦请转告皇兄,就说小王明白。”

“那奴婢就不打搅几位殿下了,奴婢还得回宫向陛下复命。”

待刘季述走后,穆王李倚就开始抱怨了,很是不满,“我要进宫找五皇兄,他这是干什么?居然让七皇兄去荆南,七皇兄犯了什么错?”

“就是,五皇兄这是干什么?难道让一个太监爬到我们头上不成?他可是皇帝,难道把小七留下来都不行吗?非得去荆南?”一旁的安化公主也很不满。

本来好好的一次聚会,就让后面这封圣旨给搅黄了。她们可没考虑那么多,只知道去荆南,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