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9章 智能未来城市(2/3)

电、电动汽车用户可以将车内多余电量返销、虚拟电厂可以调控各家单位用电等等。”

“在交通出行方面,数字城市也是实现全民自动驾驶的基础,路上每一辆汽车都实时联网,不断分享自身位置与目的地、获取最新路况,那么就都可以按照最优路线快速行驶。”

“大城市为什么早晚高峰容易大堵车,表面上看是因为高峰时段路上的车流量太大,但其实是因为不按照交规行驶的车越多,造成的拥堵效应就越大。”

“假如所有车都不胡乱加塞变道、不违章乱停、不严重低速行驶,所有车辆都尽可能的以最快限速行驶,又怎么可能会发生拥堵呢?”

“另外,因为万物互联互通,人们的日常生活也会非常方便,医疗、房产、车辆、教育等数据互通互享,不至于在这家医院做的检查治疗,到了另一家医院就什么都要重新做。”

“而人们身份证遗失之后,也不用担心名下突然多出贷款、冒出几家公司,车辆丢失、孩子走丢,也能更快找回……”

……

技术层面的东西,刘博瀚虽然不是太懂。

但是他感觉智能管理的数字城市,真的是太先进了。

城市一旦实现了数字智能化,好处也确实太多太多。

不仅管理起来会更加简单,而且城市运转也会更加高效、节能、安全。

尤其是最近。

因为极端气候影响,原本夏季多雨、水电充沛的巴蜀却一直高温干旱。

没有降水,无法泄洪,一座座水电站靠什么发电?

水电不足的巴蜀,如今只能靠外省驰援,但这些其他兄弟省份也在经历着干旱少雨。

为了保障居民用电需求,不得不对一些高耗能的重工业拉闸限电,要求一些企业错峰用电。

如果城市是数字智能化的,那么精确动态的调整用电需求,减少不必要的消耗,显然就能少让一些企业遭受影响。

当然。

今天从家里赶来西蓉新国际会展中心,短短十几公里,竟然耗费了快一个小时。

这座两千多万人口的大城市,私家车数量越来越多,不管修多少条路,都解决不了堵车的问题。

而最堵的时候,还不是上下班高峰期,是下雨天的周五,下班的、接孩子的、发生车祸的等等,能把路堵得一片红。

所以……

如果每一辆车都上传自身的速度、位置、目的地等数据,然后通过数字城市,实时获取道路状况,按照最优行驶路线自动驾驶,就不可能形成大面积的拥堵。

更何况,随着飞行汽车的技术城市,批量化生产让成本降低,百万级的售价会让越来越多社会精英购买飞行汽车。

如果没有足够先进强大的管理手段,那么安心让一辆辆飞行汽车在城市天空中穿行?

哪些地方能飞、哪些地方不能飞、什么地点可以降落、什么区域限速多少、出现事故如何处置……

飞行汽车的出现,本身就为城市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总不能还按照道路交规进行管理吧?

所有这种全新的出行方式,在普及化、大众化之前,管理方面真应该及时跟上,不能等飞行汽车多了再想办法。

在智能生活时代,城市最需要的基础设施已经不仅仅是道路、电力、供水、燃气、网络,还要有信息数字化的智能管理系统。

而如果不能让城市变得数字化,显然不能适应未来发展,什么无人自动驾驶、无人飞行汽车、智能化生活,都不可能得到普及化大众化。

以前不知道,未来的城市是什么样子,如今未来城市的模型就在眼前。

路上跑的是智能汽车,天空中有飞行汽车穿行,许多家庭有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