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4章 租房子(1/2)
霍焱阳是早上打的电话,毕竟距离在这里有近两百公里。
一直到下午的时候,昆城那边过来了两辆车。
一部吉普车,一部苏国造的专用救护车。
另外还有一个秘密的军事调查组,以及两名随行医生。
霍焱阳就正式把所有的调查结果,移交给了调查组的三名同志。
收拾行李后带着卢舞怡,搭乘过路的运输车离开。
甚至为了避嫌,都没有去跟卢守信道别。
毕竟卢守信也是涉案的当事人之一。
毕竟现在已经知道了人在哪里,等到卢守信养好了伤,以后又不是不会回大理。
差不多傍晚的时候,终于抵达了大理祥云军需库。
这里离霍焱阳要去的位于下关的师部,还有五六十公里路程。
没办法只能暂时留宿了一晚。
刚好有那边过来拉军需物资的军车,捎带了他们一程。
等到抵达以后,跟军车司机道谢以后。
留下卢舞怡在军营外面等候着,霍焱阳背着两个背包进了里面。
卢舞怡不是军人又没有职位,自然不能随便进军营里。
于是就靠在附近,找了一个不怎么晒太阳的地方。
坐在自己的背包上,随手拿出来一本医书看了起来。
反正这个年代,不是什么书都可以看的。
她也因此养成了无聊的时候就看书,看书就必定看医书。
她专注看书的模样,倒是引得哨兵时不时就看上一眼。
差不多一直都到快要吃午饭的时候,霍焱阳这才终于出来了。
然后带着卢舞怡离开军营方向,朝着他们经过时看到的一个古城方向走着。
原来跟着一起来这边的军嫂实在不多,因此大部分都是在营区附近,自己租房子住。
都说下关的风;
上关的花;
苍山的雪;
洱海的月!
这边的天空看着特别的湛蓝不过现在也没有什么心情去观景。
他们必须得要赶在天黑之前,找到一个可以落脚的地方。
很快他们就进入了一个环境不错的古镇。
霍焱阳拿着一张纸,按照纸上的地址去了一处宅院。
从主房的方位来看。
白族民居的主房一般是坐西向东。
(洱海西岸,前有苍山,后有洱海,正房多数为坐西朝东;洱海东岸,后有高山,正房多数为坐东朝西)。
这与大理地处由北向南的横断山脉帚形山系形成的山谷坝子的特点有关。
从外观上来看,其中两种布局在白族民居中比较常见。
一种是“三坊一照壁”。
一种是“四合五天井”。
另外还有比如“一坊一耳”“六合同春”的样式,但是在传统民居中并不多见。
白族建筑大多一层住人,二层以作储物等之用,有”七上八下”的说法。
意思就是:作为堆放杂物用的二楼层高7尺左右,作为日常生活起居用的一层楼层高为八尺左右。
三坊每坊皆三间二层,正房一坊朝南,面对照壁,主要供老人居住。
东、西厢房二坊由下辈居住。
正房三间的两侧,各有“漏角屋”两间,也是二层,但进深与高度皆比正房稍小,前面形成一个小天井或“一线天”以利采光、通风及排雨水。
通常,一边的漏角屋楼上楼下作卧室或书房,也有作杂物储藏室的。quai.c0m
另一漏角屋常作厨房,高为二层但不设楼层,以便排烟。
漏角屋的入口一般在厢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