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十九章 去供销社(3/4)
走了!
村里的车把式老马叔已经套了马车,牛棚就在距离知青点不到几百米的地方。
每次驾车去公社都要经过知青点旁边的这条大路,所以捎带上她们两个也就是顺路的事。
春花娘今天则是要去镇上割肉的,春花的姥姥舅舅姈子来了,春花过几天要定亲。
另外就是未来女婿的亲戚家孵了一窝小鸡让她去取。
养到年底的时候就可以杀了吃了,当时办婚礼可不得有个荤菜。
这都是要早早准备好的。
卢舞怡跟春花娘说好,到时自己匀个两三只来养。
这个时候城里是不准养鸡的,农村一家最多不能超5只。
因为基本上是没啥饲料,主要是也怕性畜与人争食。
林妙妙也跟风说自己也要养两只。
大伙一路上嘻嘻哈哈。
这一趟大部分人都是要去公社收购站,把最近一段时间积攒的山货蘑菇山核桃啥的给卖了。
然后再去供销社买需要的针头线脑火柴盐巴之类的生活必需品。
卢舞怡跟林妙妙来了这里不知不觉都已经有三个多月了!
她们两个还一直没机会去逛过那传说中的公社供销社。
从丰水乡黑熊沟到公社大队队部距离有近小百里路,走路腿着去得要五六个多小时。
搭乘牛车的速度其实也并不快多少,要四个多小时。
只不过是略微省力些。
况且还要五分钱一个人。
好多人都愿意自己走着去,回来时背的东西太多了才出五分钱坐一趟牛车回来。
只不过今天老马叔车套的是一辆马车,马车可要比牛车的速度快许多。
差不多两个多小时就能到了,收费也略微高一些,得要八分钱。
不过大伙急着把蘑菇以及最近采摘到晒干的山核桃,五味子,刺五加快点儿交到收购站。
去得越早,定价就越高。
否则一旦去得人太多了,货源充足的话,收购站就会降价。
所以自然也就不吝啬那三分两分的。
早点儿交到收购站,才能早点儿拿到钱。
自然也就不差这三分两分钱。
万一去得晚了,垮价了,到时肠子悔青都没地哭去!
所以老马叔今天才刻意套的是马车而不是牛车。
虽然他偶尔也会收一些不愿意跑远路的村民手里的山货,送到收购站里赚点儿差价。
不过他不急,手里的货趁着价格高的时候再出手也无所谓。
可他不急,大伙儿急啊!
“老马叔,来一段吧!”
一个叫刚子的小青年提议道。
老马叔最得意的事有两件,一是他儿子是煤矿工人,每个月有二十九块多的工资拿。
二是他嗓子亮,经常喜欢哼哼几句自娱自乐。
“想听啊?!”
“想,大伙儿想不想听!”刚子带头鼓掌。
毕竟这老马叔一唱歌就心情舒畅。
心情一美丽了就会忍不住扬起小皮鞭。
小皮鞭一扬,马儿自然就跑得快了许多。
都是一个村住,哪有谁不知道谁的。
于是乎大伙赶紧呱唧呱唧。
“马儿啊,你慢些走,
喂,慢些走哎,
我要把这迷人的景色看个够。
肥沃的土地,
好象是浸透的油……”
没想到,老马叔一亮嗓子,还真有一把好嗓音!
马车欢快的奔跑着,叮当叮当的铜铃声清脆悦耳。
卢舞怡看着便道两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