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 章 人心(1/3)

老大爷本来就坐在开门台阶上的一根竹摇椅上。

接过香烟嗅了嗅,摸出火柴盒来点燃了香烟。

一边吸烟一边娓娓道来。

其实这件事说起来,或多或少跟卢舞怡还有那么一点联系……

当时初卢舞怡刚刚穿过来的那天。

那不是秦主任娘家大嫂的亲戚家孩子,同样也被动员下乡。

恰好被分配到东北黑省那边,一听说那边比较冷,生活条件也比较艰苦。

于是亲戚一家人就到处找关系,想给自家孩子换个地方。

不过谁都不是傻瓜,放着好的地方不去,谁愿意到最艰苦的地方去。

结果在知青办那边行不通,最后不知谁出的馊主意,想到了秦主任在居委会这边上班。

就想着能不能找到一个,家庭条件本来就差些的知青。

他家愿意多给点钱,如果对方愿意去北方那边,看能不能跟自家的孩子换一下。

恰好当天卢家因为出了事,别人可能不太知道卢家的具体情况。

作为在那片工作了十几年的居委会主任秦主任,怎么可能会不知道呢!

于是悄悄跟李妈一番交涉,李妈当机立断拍板。

决定让卢舞怡换到东北去,反正当时的情况是走得越远越好。

当然也是李妈悄悄给卢舞怡塞了有五百块钱,觉得心里有底气。

倒也不怕孩子过去以后会吃苦!

而原本卢舞怡该去南方的那个下乡名额,就让给秦主任做人情,给了娘家大嫂那个亲戚家的孩子。

本来一切按部就班的,好似也挺好。

卢舞怡去到东北那边,那个女知青去到了家里人觉得比较暖和的南方。

一切如果都很好也就你好我好大家好。

这不是去年快到过年那会儿。

去到南方云省乡下的女知青,终于有了探亲假回沪市来探亲。

后来遇到上高中时的同学,彼此讲起了自己这几年在乡下的艰苦日子。

据说当初她下乡去的地方,是云省的西双版纳。

跟现在鸟语花香阳光明媚的西双版纳迥然不同。

这个时候的西双版纳,到底还大部分地区都依旧还是原始森林。

是一个蚊虫横飞,疫病肆虐的不毛之地。

女知青很快就跟其他的知青一起,被分配到那边开垦农场里,负责在新开垦出来的土地上种植橡胶。

天气炎热,一半的日子是旱季,天天艳阳高照,一半的日子则是雨季,每天阴雨连绵。

而且那边的日子,过得非常的辛苦,工作也比在北方要承担的工作更加繁重。

饮食习惯也截然不同。

那边跟中原地区不一样,不怎么吃稻米,更多的是糯米。

都是跟很多人在北方吃不惯面粉一样,这些人自然也吃不惯糯米。

虽然后来农垦局那边,刻意给农场里的知青们搞来了稻米,不过也不是纯米。

每次做饭的时候,会朝里面添加一些苞米。

南方人所说的苞米就是北方喊的玉米。

那边吃的不是玉米面,而是吃的是苞米碴子。

也不知是不是不怎么习惯,反正那些苞米碴子不管怎么煮,吃着都比较拉嗓子。

所以这次回来探亲的时候,一个漂漂亮亮的姑娘,已经瘦得皮包骨头。

最后又从以前一起上高中的同学那里,听说到东北那边的那些知青。

虽然日子也过得很辛苦不过因为寒冷,一年里也就只有半年时间在干活。

另外半年时间基本上都在窝冬,根本就不用干活。

吃的也不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