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两年之后(2/3)

这才让自己几度化险为夷。

看完信,陈三宝坐在原地消化了好一会信中的内容。

相比起武玄沣的精彩过往,自己的生活像一碗白水,一眼能望得到头。

但天下只需要一个英雄,英雄太多就乱了,就让他默默的在明水做自己吧,发点光,发点热,能造福一方百姓,自己又何尝不是这方百姓心里的大英雄?

钱千户任务完成后呆了一天就启程出发了,他送来的近一千人退伍老兵也被刘开章安置妥当。

大家都听说了优质高产良种的到来,显得十分兴奋。陈三宝亲自将各镇的仓府官调到县里,将这些良种交给他们,命他们全力以赴仔细培育。

本来五座暖棚都要种蔬菜的,现在特意划拨出来一个暖棚专门种植良种。

当然了,鸡蛋不能都放在一个篮子里,武玄沣的种子给的不多,除了暖棚培育一部分,另外一部分他决定明年春天命人在大地里再种植。

而那个所谓的翻地工具,陈三宝仔细看了看,感觉和高中学的历史书上说的曲辕犁有点像。

不是有点像,好像就是!

天,可怕的历史……

这到底是个什么时空啊?

武玄沣他不会真的发现新大陆吧?

想想这些,陈三宝一身恶寒,不敢再想。

那个会造纸术的匠人,陈三宝就差把他供起来了,每天好吃好喝的养着。

这边厢陈三宝直接在‘工业园区’的厂房中划拨出来几间厂房,新成立了‘造纸作坊’。

为了保住这来之不易的造纸术,新作坊的工人全都是从其他作坊抽调的靠谱的老人,整个作妖要求人员少而精,可以少做但一定要好做。

造纸术本就是武玄沣偷偷照顾他开的后门,根本目的也是为了发展明水的教育,所以挣不挣钱的就无所谓了,质量一定要好。

陈三宝决定整个造纸作坊出来的产品先供应希望学堂的教学用纸,之后再重点生产硬纸壳,作为明水香皂的外包装。

每块一个小包装,二十块一个大包装,既方便又干净,看起来还高档。

十月末,经过慎重的思考,陈三宝在平阳的陈家村设立了粉条作坊,作坊的负责人为陈家村的村长兼族长陈明启,作坊所用工人采取就地招聘。

当然,隔壁村落有愿意来上工的,经考核也可以上工。

粉条作坊是明水所有作坊里唯一一个没设在县城而设在乡下的,这是陈三宝作为陈家村人为回报族人做的最大努力。

一时间,因为武玄沣人力物力的巨大投入,陈三宝对明水前期的所有规划基本走上正轨。

以农业为基础依托,大力发展手工业,生产出的手工产品外销获得经济利润,这些收益进一步反哺明水基础建设。

明水的县城建设,明水的希望学堂,明水的水运陆运交通,这所有的一切都昭示着一件事:整个明水,活了!

因为政策开明上下一心,明水焕发了前所未有的活力,那里生产的木器、竹篾、肥皂、香皂、精油甚至纸张、粉条乃至后来的香肠,这一张张名片都成了明水的活招牌,让明水在安澜府乃至承天省都打响了名号。

很多原来明水的外流人口听闻了家乡的发展,纷纷选择千里迢迢跋山涉水回到故土。

当北地几省还在舔舐战争的疮口,缓慢恢复发展的时候,明水已经大踏步向前进,其经济发展水平已经远远超过了其他周围府县。

“明水有个父母官,姓陈名宝排行三,起早贪黑腰累断,不求升官不求钱,只求那明水百姓上下俱欢颜。”

两年后,不知谁编的一则顺口溜传遍了明水的大街小巷,这首顺口溜字句简单通俗易懂,但几乎每一个明水人都会颂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