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两封奏折(1/2)
乾清宫
一座香炉飘着轻烟,黄狗儿静静的站在香炉旁,不断的慢慢挪动位置。他实在无法忍受这个味道。
朱元璋满脸阴沉,对黄狗儿的小动作看在眼里,可他并没有发作。他的脑子满是拿在手中的两份奏折,其中一份,已经被他差点捏碎。
刚回宫,朱元璋就看到放在案桌上的红绳。顿时心头一沉。
红绳是一种暗号,代表着有密奏放入了桌上的暗格中。朱元璋打开暗格,两封。
他最近让人去盯住两个人,一个是陈则武,而陈则武今天一天几乎都是和自己在一起,后又去送了燕王,所以不会是他。
另一个是锦衣卫指挥使,蒋瓛。
朱元璋早就发现蒋瓛的不干净,也有御史曾经弹劾李善长和宫中有来往。当时朱元璋表面上安慰李善长,暗地里却派人调查。结果就是查出了这个蒋瓛。
奏折中,洪武四年,蒋瓛收了李善长的十万两黄金。
洪武五年,蒋瓛在时任兵部尚书邱泽的酒中放入了毒药,当年,邱泽就突然暴死。
洪武七年,蒋瓛又收了李善长儿子李琪的八万两白银,弹劾刘伯温祭奠元相脱脱。朱元璋当时信了,大怒,若不是马皇后劝阻,刘伯温已经被处死。
……
看着这一桩桩,朱元璋出奇的平静。脸上看不出任何波澜。
另一封奏折,是太子朱标的老师宋濂送来的。希望皇上不要大开杀戒,为胡惟庸求情。只是奏折刚送出,胡惟庸就死了。
而这封奏折的背面,则是调查蒋瓛时查出,宋濂教太子学业期间,蒋瓛送了宋濂一座玉观音。
宋濂拒收,后来李善长出面,才收下。
李善长出面给的理由是:这尊玉观音是皇上给的谢师礼。
太子理政时收到宋濂关于这件事的奏折,并报告给朱元璋。朱元璋当时满心都在北伐上,觉得这种小事,不用放在心上。
“传陈则武。问他送完了没,送完了滚回来见咱。”朱元璋深吸一口气。
陈则武坐在椅子上,那两封朱元璋递给他奏折,看的他心惊胆跳。
“咱要李善长死,他必须死,他不死,咱不安生!”朱元璋忽然咬牙切齿,恨不得咬碎牙齿。
“李善长不能死。至少现在不能死,他若死,刘基还好,其余浙党可就要蹦哒了。”陈则武抬头回应。
“咱是皇帝,管那么多干啥。”朱元璋显然不同意。
陈则武摇了摇头,杀了李善长,确实很简单。可是这之后带来的问题可不简单。且不说淮西浙党两派的相争,现在已是水火之势。
刚死了胡惟庸,对淮西来说,已经是沉重的打击,再死一个李善长。而没有淮西压制的浙党,说实话,论心计谋略,朱元璋远远比不上刘基。
可这话不能说出,不然死的就不止李善长一人了。那样,整个朝廷都得停摆。
“皇上,李善长不能死!可以警告他,对,收了他的铁券。这样既可以警告李善长,又可以打击整个淮西一派。”
朱元璋沉默了,他不愿意承认所谓的淮西旧部,浙党。可这是真实存在的,而且,如今党争愈演愈烈,这是他不想看到的。
“明,亡于党争。但,如果皇帝足够强硬,利用两派互相争斗,那党争根本威胁不了皇权。”
“明末崇祯皇帝朱由检,优柔寡断,大臣们对他阴奉阳违,这就是皇权不够强硬。”
“但,现在,大明初建。一来国家百废待兴,二来皇上您没有使大权旁落,如今又废除中书省丞相,那更没有人能威胁到皇权,既然这样,为什么不看着他们斗呢。”
“李善长罪罪当诛,但说到底,他怕您。既然他怕,那他就有用处。就好比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