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张子房献策三大条(1/2)
解除,不必要的监管。
并不是赵祯说错了,相反,这正是张良心中一直期盼的东西。
因为那些不必要的监管,都在韩人看不到的地方,其人并非是黑冰台侍卫,全然都是个地方县府所召集的游民。
这些家伙为了获取一些利益,欺凌压迫,无恶不作。
好多被监管的旧韩民,一旦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就会被扣上反秦的帽子。
大家当真是苦不堪言。
有些时候,旧韩民想要与那些监管者对面而谈,奈何却抓不到对方的踪迹。
那种明暗之间的区别,叫人身心俱疲。
张良很清楚,如果赵祯真的可以向始皇帝上奏,将那些混蛋浮出水面的话,韩人的生活,就会获得极大的改善。
这的确就是他想要的!
……
有了这些作为前提,张良还有什么好说?
目光一闪,他不再犹豫,起身就拜。
“张良,拜见主公!”
“好说,好说。”
赵祯欣然一笑,现在他的帐下算是又多了一个谋士,但张良对他尚且不是完全信任,所以有些事他还要做。
感化是最重要的,像张良这种人,来硬的没用。
他虽是文人,粘合也是个硬骨头,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文火慢熬,让他彻底心悦诚服才是。、
但在此之前,赵祯也相信,张良不是那种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家伙,他还是会帮助自己出谋划策的。
……
收服了张良,赵祯自要庆贺一番,他需要组织一场酒局。
不过这一次的酒局,除了庆祝之外,他还有另外一个目的——安稳人心!
长治县的百姓,此刻怕不是一个个都在家里战战兢兢,惶惶而不可终日。
是时候给大家吃一颗定心丸了。
入夜时分!
赵祯整天都在那间小房子里面和张良谈论双方对天下局势的看法。
不得不承认,张良在这方面,的确有过人之才。
而且他的眼光足够远大,就比如这一次赵祯要横扫西亚的想法,张良就十分支持,但是同时他也提出了三条建议。新
其一,在扫平西亚的过程当中,张良建议赵祯,不要使用过分的屠杀手段,除了对大贤单于以及匈奴叛贼之外,余下如月氏、大夏、塞琉古等地,若是不战,则应保持双方之稳定。
若战,也当考虑实际意义,将杀戮控制在最小范围。
张良也认为当前的秦,并没有完全管理这些地方的能力。
打,八成打的赢,可要是管,那就太难了。
其二,对于月氏附近之楼兰、西羌等地,都应采取招抚制度,保证在秦军与敌人交战过程当中,这些细小的部落、外族,可以提供一部分的生活保障,并且不会为秦军增添烦扰。
其三,张良也认为,大秦对于西亚的作战方向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是在行军过程当中,可以收敛其威势,避免让临晋之孔雀、百乘等不在于此次作战序列的诸国,过分认识到秦军的可怕。
绝对不能让他们,秦是不看对抗的想法,以免其诸地联合起来,封锁南亚一线。
如果是那样的情况,秦之侧翼被封堵,只能促成诸多外域国家的联盟,最终使其成为大秦的威胁。
……
张良这些策略,很好,也很有用。
虽然所有关于西亚、南亚的情况,都是赵祯为他提供的,并非张良本身所知。
但正是因为在数据有限的条件下,他还能提出这么多建设性的意见,赵祯怎么可能不高兴呢?
这就是绝对的人才,日后稍加培养,必然可以再创新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