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赵祯连续打脸张子房(1/2)

赵祯,说的就是事实。

韩厘王在位时间虽然不长,而且也的确对国家做出了不小的贡献,然而其人心思狠辣,多有残暴之行。

尤其是在军队作战上反,凡是不遵从他的人,必受其乱。

而且在与其他六国交战时,其人曾下令杀降。

这些行为既注定了他在韩国历史上的恶名。

张良作为韩国贵族,祖上一直都在朝廷做官,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些?

所以此刻,他选择了沉默。

赵祯把这一切看在眼中,他的落寞,不由让人心生得意。

……

“张良看来你也知道,我说的不是假话。”

“相比于你们的王,当今陛下,已经十分仁慈了!”

事实虽然是事实,可张良不能承认。

要不然,岂不是说他们的韩王不好吗?

缓了口气,张良既到:“话虽然是这么说的,不过王太尉,另有一件事,是你绝对不能否认的。”

“不必讲,我知道。”

赵祯早就猜到了,张良一定会拿始皇帝屠杀百里一事做说辞。

这件事看起来,的确是让始皇帝多了一些凶戾在身。

但问题在于,他这么做,有错吗?

欣然一笑,赵祯直面张良。

还用刚才的问题举例,如果现在占据天下的,是他们韩国的话,难道韩人就不会这样做了?

只怕他们会做的更加过分!

……

世人皆说秦法苛刻。

实际上,韩国的法家代表韩非子,所制定的法度,远比秦法更加苛刻冷酷。

韩非是法家思想之集大成者,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和慎到的“势”于一身,将辩证法、朴素唯物主义与法融为一体,为后世留下了大量言论及著作。其学说一直是封建社会时期统治阶级治国的思想基础。???.iuai.om

甚至连始皇帝都曾感慨过“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

但是始皇帝并非是崇尚他的学说。

只是想和他见面谈谈,看看,就想问问他,那么严苛的刑法,是怎么在韩国实行的。

并且实行之后的结果,又是不是他想要看到的。

毕竟是秦统一了六国,使得始皇帝背上了峻法的恶名。

可要是这家伙还活着的话,那么这个称号,也就找到了新的主人。

始皇帝是这个意思!

……

张良又没话了。

他怎么能想到,赵祯一个纵横天下的“兵家”大圣,竟然舌辩也有如此本事?

在张良等人眼中,赵祯的履历就注定了,其必然要被推举为兵家行列。

管他是不是,反正他们那么认为就成。

一阵沉默之后,张良还是不愿放弃。

“王太尉,你的话虽然可以这么说。”

“然韩非公早已不存于世,其所传之经典,难道就不是受人篡改过的吗?”

“况且你秦王屠杀百里之民,又不是一次两次了,这总不能不承认吧?”

什么叫没理辩三分?

现在的张良就是如此。

瞧着他近似无赖的样子,赵祯真觉得很可笑,又很可悲。

他就是典型的愚忠之人!

……

那好,既然他这么讲,就不能怪杨羽要用事实反抽他的脸了。

“张子房,你这样讲,我的确没什么好说。”

“可你想过没有,凡是我大秦屠百里、数十里之举,哪一次不是因为六国余孽滋生所至?”

“若无六国余孽之不忿,又岂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