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大汉的两年计划(1/2)
床舱内,曹超闲来无事,索性找来李斯、张苍两人议事。
无名已经先一步带着上千儒家弟子前往成都,那里会有冯去疾接应并根据曹超的意思安排这些儒家弟子到各处赴任。
随军北上的只有李斯和张苍二人,看得出来曹超是要刻意培养二人。
“大王的想法虽好,但恐怕国库无法支撑。”
看完手中的绢帛后,李斯皱眉说道。
绢帛上清清楚楚地写着一行大字:大汉两年计划。
而大字之下则依次列有四条。
其一,剿扶并举,让大汉境内的流民归乡,或者就地编户齐民。
其二,通查户口、人丁、田亩,编制什伍。
其三,建立公学。
其四,修缮水利,架设驰路。
“大王,这四件事都是极好的,要是能在两年内做成其中一两件便足以让大汉国力提升一个台阶,然则……”
“然则?”
“然则事情太多,时间太短,恐适得其反!”
见曹超脸上的表情没有丝毫变化,李斯只有壮着胆子继续说道:
“第一件事耗费军粮与士卒;
“第二件事需要各郡的豪强富户支持;
“第三件事要大量的钱财与文士;
“第四件事则需要动员大量的壮丁与民夫,所需钱、粮、人力比前面三件事加起来还要多!
“然而大汉新立,缺人缺钱缺粮,短时间内恐怕难以完成四件事。”
曹超听罢没有立刻发表意见,而是扭头看向张苍。
“张侍郎怎么看?”
此时李斯与张苍都被曹超封为侍郎,秩比四百石,可谓是一步登天。
张苍低头沉思半晌后,这才说道。
“时间上应该没有太大问题,只是大汉的钱粮不足持。”
曹超听罢,脸上这才浮起一抹笑意。
“张侍郎不妨直言。”
张苍:“大王所言四件事,却没有说必须要四件事一起做。”
李斯听罢,忽然脸色一变。
他本就聪颖,之前只是陷入了思维误区罢了。
如今得张苍提醒,立马就明白了过来。
张苍继续解释道:“在臣看来,这四件事乃是环环相扣,互为联结。
“先说清理流民,编户齐民,如今正是秋收时节,各地刚收来粮草,朝廷大可以让当地拿出陈粮来诱惑那些在战争中流离失所的百姓,让其接受官府的编导。
“如此一来,即便是那些凶顽成性的兵匪和强盗也会动心。”
李斯听罢,若有所思。
没想到第一件事居然与秋收联系了起来,这样看来,也未必不能成事。
“再说清查户口,丈量土地,还是那句话,秋收后便是各地纳粮的时候。此事正好与赋税一并进行,征税纳粮时田亩大小收成一览无遗,还可以节省人力物力。”
李斯听到这里,已经是服气得不行了。
没想到这位大王年纪轻轻,竟然考虑得如此周到。
“至于建立公学……”
说到这,张苍一脸古怪地看向曹超,踌躇半晌后才说道。
“臣冒昧揣测大王的心意,此举乃是为了安抚那些豪强大户,所以设立公学,让那些豪强大户的子弟日后有晋身之阶,以换取他们支持清查户口,丈量土地一事,不知臣说得对不对?”
“可以这么说吧。”
曹超微微点头。
其实公学还有另外一个用处,那就是为将来的科举制准备的。
不过这都是之后的事,现在没必要提这些。
然而这番话落在李斯耳里,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