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四面楚歌(1/2)

“混账,慌慌张张的成何体统!”

樊坚见手下如此没有规矩,顿时勃然大怒。

一番训斥之后,这才从对方手中接过布帛,打开一看,立马变了脸色。

原来布上写的是二十万秦军在南郑大败,汉军的主力很快就要南下。

城破在即,劝城内军民赶快逃走,不要留在这里与秦人一同陪葬。

读完书信后,樊坚已经被吓得冷汗直冒,连忙向谋士求助。

“先生,你看这……”

“我大秦整整二十万大军,又岂会有战败的道理,肯定是敌人的谣言,妄图动摇我军心。

“大人速速去城头,召集兵马,鼓舞士气,稳住军心要紧。”

“不错,先生所言极是!”

樊坚听罢,连忙吩咐家丁备马,就要往城头赶去。

然而刚出得府门,隔得远远的就听到城外传来歌声,顿时如遭雷击。

城外四门不约而同地响起了歌声,那是巴地夷族的一首民谣。

歌声凄婉,感人肺腑,将那游子离家后的思乡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简直就是听者伤心闻者落泪。

“糟了!”樊坚脸色数变,呆立当场。

不同于其他的郡县,巴地的夷人比中原人要多得多,有不少夷人祖辈就已经放弃了山上的生活,来到平原上与中原人杂居,渐渐形成了一些大族。

如今守城的上万大军中,夷人就占了六七成。

而汉军唱的这首歌,无疑就是针对这些夷人的思乡之情。

“快,往城头赶去!”

还是身边的谋士反应快,将呆愣着的樊坚推上车后,便吩咐车夫赶往城头。

然而当两人登上城头时,彻底被眼前的一幕吓傻了。

只见城头悬着上百根麻绳,无数兵卒沿着麻绳往下爬。

而城头上的守军却视若无睹,任由那些兵卒逃跑却无人去管。

甚至有些军官居然还带头逃跑,接着引发雪崩效应,整队整队的人马跟着逃离。

城墙上人头挤着人头,就像一只只蚂蚁般,极为壮观。

而对于这些逃跑的兵卒,汉军也不去阻挠,还贴心地让开了道路。

见此情形,城头上原本还在犹豫的将士再也忍不住了,相继加入到逃跑的行列。

整整上万人的守军,呼啦啦就走了两三千人,而且人数还在不断增加。

“完了!”

樊坚见状,长叹一声,拔出腰间佩剑就往脖子上刎去。

……

城下,老族长、刘跑跑、孙十万正聚在一起。

望着城头的奇观,刘跑跑叹道:“论阴险,还是得看老曹啊!

“明明南郑那边都还没传回来消息,这家伙就敢乱写,也不怕亏了良心。

“此等小人行径,非仁德之君所为,我羞与此人为伍!”

孙十万接着补刀:“这老家伙卑鄙无耻又不是一天两天的事。

“就冲这首歌,我敢断定城内起码有五成守军逃跑。

“要不是丧尽天良的,谁能想出这种缺德带冒泡的鬼主意?”

“啊呸!”

被两位老伙计一顿损,老族长再也忍不住了,破口大骂。

“就你两是正人君子,前晚哪个缺德的玩意见糜家的小娘子美貌,死皮赖脸要上门提亲。”

“可怜人家小娘子才年方十五啊,就要嫁给一个五十的老东西!”

刘跑跑听罢,老脸一红,强自分辨道:

“那糜家乃是夷人的大族,在巴地颇有影响力。

“老夫身为典客,安抚当地的外族部落乃是职责所在,理应义不容辞。”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