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残的恶魔(3/4)

了,两人经常合演诈骗“双簧”,叫一个个上当者领教了他们骗术的“高明”,叫

苦不迭。

有个骗案是孙德林设计的,孙德松配合实施。孙德林以开商店为名,从劳务市场招来雇员,假作检查身体,骗去其身份证,并伪造残联文件,到有关部门办理了营业执照。还有些手续需要盖印,孙德林就白天去看,夜里去盗,居然用这种独特的方法把所需的大印都盖全了。执照办妥之后。到某银行建立了帐户,骗得一本转帐支票,又买了现金支票,然后由孙德松出面,用空头支票到某轮胎厂“购买”了价值6万多元的轮胎,满满装了一汽车。在孙氏兄弟指挥下,这车轮胎三易地址,卸了装,装了卸,摆下“迷魂阵”,最后卖到了大石桥。

孙德松开店是幌子,行骗才是真。他和孙德林倒卖汽油票,并用空头支票诈骗轮胎、机油、防冻液、汽油票等达13万元。他还和孙德林借到某厂买汽车部件之际“踩点”,预谋抢劫这个厂的财会室,后来没有机会才作罢。

就是这么个口口声声说自己“不惹事”但实际上干着另一套的人,一旦加入了

那个杀人抢劫犯罪团伙,其“表现”可想而知,他在里面发挥的作用绝不亚于已被

疏远了的王文绪。

孙德松的入伙,使这个抢劫杀人犯罪团伙的结构发生了变化,形成两对同胞兄弟结成一个团伙共同作案。这种结构在团伙性刑事犯罪中比较罕见,不仅加强了犯罪团伙的凝聚力和稳定性、坚固性,变得更加疯狂,而且为警方的侦破工作增加了难度。

随着犯罪升级,无论是孙德林还是汪家礼,都不再满足于继续使用刀子和绳子等“冷兵器”,而是热衷于获得———枪。他们在继续做着当年(“19

87.7.27”)劫车杀人案时未圆的那个梦。有了枪,不仅作案方便快捷,更要紧的是利于脱身和逃跑,枪偷不到抢不到那就只好去买,买枪则需要钱,他们杀人抢劫是为了买枪,买枪是为了杀人抢劫,形成了互为因果的恶性循环。有了买枪的念头后,他们强抑灯红酒绿的诱惑,有时把抢来的钱不分劈,留下来作为买枪用。听说南方有枪可买,他们就携带赃款,一次又一次去南方寻觅。

失败的抢劫

为了买枪,汪家仁和王文绪去过广东、海南,孙德林和汪氏兄弟去过汕头,结果都空手而返。后来,匪徒们分作两路,通过农村的关系,或以“收山货”为名,窜到开原、吉林等地,买到4支猎枪。他们将猎枪进行改造,锯短枪柄,用于作案。这些枪平时藏在汪家礼家的隐蔽之处,用时取出。

尽管是猎枪,毕竟是这伙匪徒更加疯狂了。

他们用武装后干的第一起案子,是1993年9月24日,入室抢劫一个在南塔鞋城经商的业主,汪家礼给他拉过货。经过“踩点”、跟踪,他们在那天早晨4点多钟来到业主的家。孙德林、汪家礼各端一支猎枪,汪家仁、王文绪各带一把尖刀,4个人都用帽子遮住了大半张脸。清晨,一个打工的刚开门,孙德林就手持猎枪冲了进去,其余人接踵而入。屋里住宿的人不少,睡梦中突然被几个持枪握刀、凶神恶煞般的匪徒惊醒,一个个都呆住了,动弹不得。当孙德林手端猎枪冲进业主的卧室时,那个业主躺在床上,伸手去拿床头柜上的短刀,孙德林用枪指着他的脑袋警告:“你的可没我的快!”业主害怕了,缩回了手。匪徒们将几个成年男子用刀、枪逼住,把他们捆绑起来。孙德林向业主要钱,从他的枕头下面抢去一万多元,又在被窝里发现了一条金手链。屋里有个金柜,孙德林向业主索要开金柜的钥匙,业主说,忙乱中记不得将钥匙放在什么地方了。孙德林认为他是故意拖延时间,找到一把铁钳子,用钳子狠夹业主的一只耳朵,痛得他直咧嘴,却不敢喊叫。孙德林还觉着不够劲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