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乐章 天使告诉我(4):可有异议?(二合一)(2/5)



歌剧厅已变成了一片橙黄光芒舞动的金灿灿世界。

调性从降e小调切换到大调,还是类似的和弦织体,还是一样的梦境。

“每夜于梦,

我瞧见你,

我瞧见你向我亲昵致意,

而我跪倒在你脚下放声哭泣。”

冬天(十四),《每夜于梦》,诗人再次梦见了恋人,但与之前不一样,这次他决定忘记爱情。

“你忧伤地看着我,摇着满头金发,

你珍珠般的泪水夺眶而下;

你对我悄悄说了句话,

并送给我一枝丝柏;

我醒来,不见了丝柏,

也忘记了你说的话。”

诗歌中的冬季,那位诗人已弃绝尘世,彻底沉湎于梦境、传说与往昔的浮光掠影之中。

但真的有人会澹忘掉尘世所遇吗?除非那本就是一场梦。

夜莺小姐这样想道。

下一刻,范宁用附点和切音的活泼节奏,奏出短促跳跃的和弦伴奏音群。跳音本就短促,而休止符的添加,使得诗人的呼吸更为跳跃、不似现实。

“从古老的童话里,一只雪白的手向我召唤,在那奇幻的土地上,歌声喧闹一片。

那里五彩的花朵,在金色黎明绽放,仿佛新娘的脸庞,可爱夺目又散发芳香。”

冬天(十五),《古老的传说》。

鸟儿在欢鸣,泉水叮冬响,钢琴模彷着“叽叽喳喳”又“叮叮冬冬”的声音,而夜莺小姐的歌声似乎也重新变得开朗又活泼了。

“那里绿树哼着,古老的歌谣,微风发出神秘笑声,鸟儿婉转啼叫。

影影绰绰的人群,从大地上现出,在奇异的合唱声中,他们跳起轻快的舞。”

听众再次意识到现实已经不存,一切都是美丽的幻想。

“古老的传说”是夜莺小姐的歌,是诗人思绪的媒介,也是超现实画作里的梦。

和风轻轻地刮过平原和群山,蛮荒大地绿树葱茏,生机盎然,人们携手载歌载舞,某些现实中的浅抑,也许借助伪装的方式得到了对应的满足……

但穿过这些睡眠群像的人的潜意识是渺茫孤寂的,它的本质只是一个荒凉诗意的梦魔。

但这至少能让人忘记烦恼和忧愁不是么?

“在枝头叶片上,蓝色火花闪耀,红色的光旋绕,叫人目眩神摇。

泉水哗哗涌出,荒野里的大理石,溪流奇妙地,闪动世界的影子。”

似乎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在传说中,诗人得到了精神上的解脱,虽然此时没有完全释怀,但已对摆脱往昔的沉郁不快充满了渴望。

夜莺小姐张臂高呼中,目光也似乎穿透云层,落到了不存在的未来和远方。

范宁的指尖下则频繁地使用八分音符弱起、紧接着四-八分音符交替进行、一长一短的组合。

“这种节奏初听起来无忧无虑、活泼欢快,但时间一长,尤其到了后半段时值再度放缓一倍后,是不是让人感到有些机械呆板、远离真实?……”

因为已经到了整部作品的收尾阶段,吕克特大师皱眉思索着其背后的创作用意。

“仿佛蒙上了一层未知阴影的古老童谣。”

很多灵感更高的听众也察觉出了一些深层次的东西。

“啊!我多愿走进那里,敞开我的心胸,

抛却我的苦痛,走向自由的崇奉!

啊,那是幸福的土地,经常出现在我梦中,

而当早晨的太阳升起,它像泡沫一样消融。”

最后一个诗节,古老童话中美好梦幻的场景终于消散,一切幻象化为泡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