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调研报告(2/3)
元,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增加消费等方法,促进经济发展。
而且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本就是互相促进的,不过史忱的这份报告别有用心地提出,国民经济应该与军事行动相挂钩。
看过报告的人心里都很清楚,这里所谓的“军事行动”事实上指的就是小规模、低烈度的局部战争。
这份报告先是指出,国民经济想要完成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变,并获得可持续的良性发展,就必须要依托于高技术。
而市场自身在现代高技术的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是极为有限的,真正能够牵动高新技术发展的原动力是军事技术的发展和战争的需求。
报告接着又提出,国家的宏观调控可以使战争、武器、技术和国民经济互动,适当的时候可以通过军事行动产生需求,同时牵动科技进步,进而促进发展,并推动国民经济的全面提升。
战争有着自身的根源、土壤和运行机制,战争与社会经济的关系是相当复杂和微妙的,战争事实上是国家的战略性投资。
报告最后给出的结论是,通过一次低烈度的局部战争,可以起到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刺激经济发展同样的目的,同时还维护了民族尊严,改善了外部战略环境。
加之,近些年国内军事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有很多国家是国的敌对国家,因此缺少途径得到先进武器,这些国家完全可以成为国的市场,现在所欠缺的只是通过一场战争将国武器的性能展示出来。
这份报告里的大多数东西都不新鲜,以前类似的报告曾经提出过,只不过史忱把话说得很露骨。
可偏偏就是这份报告,对中央做出决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史忱隶属于总政,官职又不是很高,却能炮制出这样一份报告,足见其在军中是很有影响力的。
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影响力,史忱才相信自己能够与庞劲东很好的合作。
这份报告的根本目的,是国家对果敢地区一旦采取措施,他会想办法由自己争取承担相关的工作。
只不过史忱不同于庞劲东,庞劲东是理想主义者,而史忱则是现实主义者。
史忱希望国家干预果敢战争的根本原因,是因为这会提供一个最好的升迁机会。
军人在和平年代升迁很难,何况史忱没有任何背景、完全凭借自己努力才走到今天的地位,而他却又是一个很有野心的人,于是果敢战争让他看到了希望。
在中央做出了决定之后,他通过老上司金振宇将军进行了许多运作,成功的将这份工作揽到了自己头上。
由于自己代表着国,庞劲东有求于自己,因此史忱笃定了以自己的能力,完全可以在这项工作中起到主导作用。
但是现在他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个问题了,庞劲东这个人并不是他想象的那样容易对付。
尽管知道史忱是为果敢战争而来,庞劲东却没有表现出一丝关切的意思,甚至都没有询问国家是否制定了什么政策,竟然坐在那里和史忱开始闲扯起来。
谈天谈地谈空气,谈风谈月谈女人,连国的总统大选都谈到了,唯独不谈果敢战争。
如此谈了半个多小时之后,史忱实在按捺不住了,主动将话题引到了自己的来意:“我这次来,给庞先生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哦?”庞劲东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然后把风间雅晴叫过来:“加点水!”等到风间雅请重新把茶杯满上,庞劲东又喝了一口,才轻描淡写的问史忱:“什么样的好消息!”
史忱的耐心马上就要耗尽了,听到庞劲东的这个问题,飞快抽出一个信封递给庞劲东:“你先看看这个。”
信封里装着的是一个类似于委任状的东西,内容是委任庞劲东为东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