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1章 四百年前的帛书(2/3)

摇了摇头,然后起身到卧室里拿出一个古色古香的盒子,放在桌子上轻轻的打开缓缓道:“顺天呐,你今天来的正好,我还正准备给你打电话,前几天我从朋友那里收了件东西,我猜你应该会感兴趣。”

何顺天虽然只有四十多岁,却是中国考古界公认的几大泰斗级人物之一,他眼界光,很多老物件看一眼便能道出一些与之相关的信息,因此这几年也有不少人找他帮忙看些老物件。

何悔瞥了眼那紫檀木的盒子,心想能得到罗柄龙这巨贾这么高的评价,肯定不会是普通的东西,这样想着眼睛不由自主的便粘了过去。

何顺天也收敛了脸上的笑容,带上老花镜,伸手去拿木盒里的东西,把木盒开了个缝,一看是几张泛黄的纸张,估计也有些年头了,就停手转身把门给关上了,何悔自然知道父亲这么做的原因,连忙起身把窗帘也给拉的严严实实,然后顺手打开了屋里的灯。

纸张帛布之类的东西在地下放的时间久了都会比较潮湿,从地下起出来之后,在很短时间内潮气就没有了,到时候这些东西就会变得特别脆弱,表面的墨迹在氧化的作用下会有从纸上剥落的倾向,这时候再经阳光照射,更会加快这一过程。

何顺天也没在意儿子的表现,此时他的一颗心都记挂在那木盒子里的那些纸上,从公文包里拿出一块黑布,把那几张纸小心翼翼的平摊在布上,仔细看了良久才一脸激动的问道:“罗叔,您这些东西是从哪得到的?”

“顺天,看出什么眉目了?”罗柄龙眉头也锁着反问道。

“看年份这纸张应该是明清时候的,不过这拓本上的字迹好像是秦汉年间的。”何顺天吸了口气平静的说道,不过他的内心却远远无法平静下来。按理说明清时候的拓本上出现秦汉时候的字倒也没什么奇怪的,不过怪就怪在那几张纸并非都是拓本,其中一张纸上面写满了一些奇怪的文字,特别是最后的落款着实让何顺天吃惊不小,因为那上面的那个名字对很多易学家来说更像是一个符号。

张若采!

这个名字太特殊了,何顺天很难让自己平静下来。

可能很多人对张若采这个名字并不是太熟悉,如果说金圣叹想必知道的人就会多一点了。

张若采,明末清初人,因明亡誓不仕清,常喟然叹曰:“金人在上,圣人焉能不叹”,故改名换姓为金圣叹,照理说他算是个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文人,那他又怎么和易学扯上了关系呢?

要说这,那就不能不提唐朝大易学家袁天罡、李淳风的“推背图”了,“推背图”的正本早就失传了,现在人们所说的“推背图”一般指的都是金圣叹对原有的“推背图”所做的注解,上面大胆预测了后世所发生的一些大事,后来也都大多应验,这才引来了一大批易学家对金圣叹的关注。

“九哥以前经常和我说起这个人,这么多年了,我想这东西或许会对你和小六有所帮助。”罗柄龙没有抬头低声道,何顺天也和他一起低下头,两人仿佛都陷入了对往事的追忆之中。

何悔在一旁听的云里雾里的,并没有看出那几张纸的价值何在,不过罗柄龙最后的一句话何悔却听得清清楚楚的,罗柄龙口中的“九哥”指的正是他素未蒙面的爷爷何九,难道这几张纸和爷爷当年的失踪有关?

想到这,何悔还是忍不住看向何顺天小心翼翼的问道:“爸,这几张纸是不是和爷爷有关?”

经何悔这么一问,一旁的何顺天才回过神来,不过也不理睬儿子,怔怔的看着桌子上的那几张纸,半响,方才对着罗柄龙郑重的作了个揖,继而说道:“罗叔大德,何家没齿难忘。”

“顺天小侄太客气了,没有九哥就没有我罗柄龙的今天,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罗柄龙连忙双手扶起何顺天略有些哽咽着说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