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来是空言去绝踪(3/4)

勃气象,却是永远的枯荣继替,生机长存。

“想回去固然重要,可霜儿姑娘你知不知道。”

江闻一指满眼氤氲的咫尺山林,“你如今想找的下山之路,或许应该往山上、往更高处找。”

…………

江闻老早就猜到,一旦骆霜儿得知了广州城如今的形势就会坐不住。

话又说回来,他江闻又何尝不是,三个徒弟如今还留在城里,即便知道骆元通、应老道这两个老狐狸会替他照顾,可江闻还是没办法完全放下心。

但已经试探出水底深浅的江闻,自然不会贸贸然地冲回去,他懂得自己更应该借这个脱身的机会,试着看清事态的全貌,再带着更强大的力量回去解决问题。

但从眼下来看,自己怎么回去似乎都成了一个大问题,他思考了三天三夜没合眼,也没有找到一个万全之策。

江闻如今的右手骨折未愈,拳掌功夫就难免弱了几分,丹田的严重内伤更是仅靠几种内功压制着,才没有恶化发作。幸好他有在武夷山上常年运功后躺尸的经验,久病成医的人自然有办法解决问题,唯独担忧的是,他一旦与人全力动手必然发作,这就难免会平添许多不必要的风险。

而骆霜儿就属于标准的累赘了,此时的她武功全失,凭借拳脚功夫勉强可以行动,但身体才在豆蔻之龄,不要指望她能翻山越岭如履平地,眼下留也不是走也不是,到最后肯定会成为负担。

从客观上来说,这两人真要搭伴回广州,还不如先在山里把伤养好,准备万全之后再重出江湖,反正广州之乱如今牵扯了多方势力,没有那么容易决出胜负,这一点江闻十分肯定——除非清廷甘愿放弃筹谋了大半年的围剿郑成功计划,派兵南下支援尚可喜平乱。

但这件事就更加无稽了。

对清廷方面来说,他们已经兴师动众地派遣征南大将军达素压境,只要能一举消灭盘踞多年的郑氏,绝除东南沿海的威胁,那广东自然无险可守,就算被反贼占据也无关痛痒,后续就像是他们在三藩之乱时的操作一般即可。

因此,平南王尚可喜带着亲军被义军围堵在广州里,难免让坐天下的清廷有些脸面无光,可事情自古祸福相倚,它反而能极大地削减平南王府和尚家的实力,一增一减之下,坐山观虎斗的人必然得利,到最后若是尚可喜撑不住向清廷求援,那么名闻天下的三藩,毫无疑问就要变成两藩了。

总而言之,优势在我。

“骆姑娘,其实江某昨夜在打探消息的时候,已经想到了一个万全之策。”

江闻成竹在胸地看着面前的小姑娘,尽显江湖中人的智慧,抛出了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

“你还记不记得,我们如今身处何处?”

骆霜儿歪了歪脑袋,答案刚要脱口而出,目光却对上了江闻似笑非笑的眼神,随即陷入了思索。

答案当然是云南宾川鸡足山,可江闻的重点不在于鸡足山位于哪儿,只在于这座鸡足山是什么地方。

鸡足山形势雄伟,因山距三州之胜、峰秀数郡之间而闻名,更因为佛祖释迦牟尼的大弟子迦叶抱金褴袈裟入定鸡足山,开华首门为道场,自此与五台、峨眉、普陀、九华山齐名,成为了世间佛土之一。

这个名声,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朝圣之人,带来了如今香客信徒往来不息的盛况,更常有五步一拜地的僧人居士来到鸡山朝拜。繁荣之下,山下就开始有了完善的旅游产业,从抬轿、滑杆到租马一应具全,专供各地手头阔绰的香客们使用,各色货物自然也络绎不绝。

这种情况与武夷山的下梅镇异曲同工,对于江闻自然不会陌生。

江闻听着山上传来的钟鼓之声,只觉得时而身在化外,时而又处在凡尘,缓缓说道:“我们如今身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