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0章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3/4)



“这两台机器。是一家洛杉矶贸易公司订购。他们原本是要卖给霓虹的客户。”

彼得一边看着创新市场系统公司的装机人员在酒店安装终端机,一边对秦凡解释道:

“我找上他们,并且开出一台机器12万美金的价格,购买他们手上的这两台机器。他们没有犹豫多久,很快就同意了这笔交易!”

“boss,这是您给我的支票剩余的钱!”他把一张8万美金的支票,交还给秦凡。

秦凡没有接,他对这个彼得·卡梅隆的办事效率非常满意。

因为有心电感应在,他知道彼得说的是真的,并没有什么添油加醋。

这种有能力的员工,秦凡很喜欢,所以头也没回的说:

“你办得很好!彼得,你的效率我很满意。这张支票你收着,就当是你这次办事的奖励!我希望在你以后的工作中,你能一直维持这种效率!那

样子的话,你能得到的奖励和薪酬,也将会比这次更多更高。”

这样说着,他扭头看了一下心里因为可以得到8万美金,正开始兴奋起来的彼得·卡梅隆,又补充了一句:

“就在半个月前。我在港岛的投资经理,拿到了我一笔1000万港元的奖金。换算成美金的话,就是150多万。我希望这种程度的奖金,你以后也可以拿到!”

彼得·卡梅隆越听越激动。

在华尔街干了10年,彼得不是没有见过钱。

经过他手上的资金,10年的时间加起来估计有十几亿美金。

但这些都是客户的钱,他自己赚到的其实并不多。

正常情况下,像彼得这种金融行业的中高层精英,一般一年的收入也就30万美金左右。

这里面包括了奖金和正常薪酬。

这在这时代的米国人中,是属于收入很高的那种。

毕竟现在才是1983年,米国的全部私人非农业部门的平均周工资为265美元,一个月大概是1100美元美元,一年不超过1.5万美元。

这是平均数,比中位数还要高一点点。

这个时代的美金购买力也极强,毕竟美金真的可以换黄金的年代,也才过去了不到20年。

秦凡给彼得的八万美金奖金,已经是他一年收入的1/4,是5个米国成年人一年的工资收入。

不管从哪个角度看,这都是笔丰厚的奖金。

这让彼得没办法不激动。

正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谁出来辛辛苦苦工作,不是为了那两个孔方兄呢?

在这个种族歧视还有点严重的时代,白人们乐意为亚裔工作,还不是为了赚钱?

彼得非常激动,只觉得自己跟对了老板,几乎是嘶吼着道:

“我一定会像我在港岛的同事那样!拿到老板您的奖金!我保证!只要可以拿到这样的奖金,就算您要我去西北宾夕法尼亚大道1600号扔炸弹,我也愿意!”

西北宾夕法尼亚大道1600号扔炸弹?

夸张了喂!

秦凡要不是有心电感应,甚至都不知道这是个什么梗。

西北宾夕法尼亚大道1600号,是全部米国人的大统领居住和办公的地方

为了钱,你一个米国佬也真敢乱说!

秦凡没接话,他就是笑着点点头,用眼神勉励彼得。

两人对话的过程和内容,旁边的林安邦和几个安装终端机的技术工人,都听得明明白白。

林安邦还好。

秦凡给他的待遇非常高,在全公司上下也就比张敬业差一点,按照现在的标准年收入也有千万港元以上。

这在这时候的香江,简直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