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神算(3/5)

听月入府。

一会通报的家人告诉管家。“王爷在书房相见。”管家领听月到书房,柳思诚竟在门口相迎,管家见济王如此折节下交,便退出来。

听月见济王施一礼,柳思诚将听月让进屋。

“听月你坐。”

听月知是华五的面子才有此礼遇,况华五为了交往柳思诚费了不少心力,不敢放肆。

“小人不敢坐,我家先生说,今年夏粮丰收应尽力收储,恐日后庄稼歉收。多备银两,白国等国也可委托粮商去收,仓廪不足现在便可建些,今年五国俱是丰年,成交容易。先生恐走漏消息反而不美,命听月面见济王。尤其要在白国多下点功夫,先生说此乃“釜底抽薪”计,将解王爷边关对峙,苦于应付之难。来年若有进帐先生要抽两成。”

柳思诚在北三州与白国对峙,商人为谋利贿赂两国官员,所以两国交易却也基本正常。

柳思诚对华五深信不疑,听完听月的话心中暗喜。

听月看起来就十二三岁,柳思诚命管家拿了八盒糕饼干果,用一乘小轿送听月回去后,坐下后将华五的话理了个头绪。

华五说尽力收储,自然是越多越好,只是如何不走漏消息却没有说。想到此处,柳思诚笑了。自己平生颇为自负,怎么对华五如此依赖,只要用心筹划量非难事。

柳思诚思量几日,给乾泰上道密折,只说最近风闻各处官仓有库官私卖储粮,亏空贪墨之事。

乾泰阅毕奏折,十分恼怒。几十年来柳周宵衣旰食,为江山社稷日夜操劳,最容不得惰政贪墨。一日朝会时下旨查库。

历朝历代贪官总是不缺,官仓粮库多少都有些问题,贪污少的想办法筹银子卖粮填补亏空,贪的多的别无他法,只有听天由命。

一时间朝中人心惶惶,其他四国也都知道乾泰查库的消息。

夏粮收获后,柳思诚着心腹人或借贷或典当,将能筹集到的银两尽数用于收粮。并委托几个大粮商在白国、图国垫资代收。除了新建的外还征租些民房作为库房。

人人都道济王是受人之托,购粮为应付朝廷查库,不以为意。柳思诚的瞒天过海之计果然奏效。

由于大量收购,夏粮价格上涨了一成。安国朝廷查处几个贪官,粮仓也基本充实。

北三州则囤积大量的粮食。不过柳思诚也遇到了麻烦,那些代购的粮商交粮后拿不到银子,每日到王府讨要,柳思诚的手下只是推托缓些日子,粮商也无可奈何。

到了秋天,五国水旱灾害频发,秋粮歉收五成,粮价开始上涨,存粮已经赚取两成。来年又是春旱,夏粮收成只有平常年份的两成,粮价翻一番,五国开始闹粮荒。

接下来的日子,粮食一日一价开始暴涨。安国由于乾泰查库,官仓存粮充足,朝廷开棚施粥,也就没有出甚么乱子。

其他四国饥民闹事,杀官员,抢大户等时有发生。柳思诚委托了几个大的粮商在白国高价收粮,其官仓库管小吏多有私自售卖官粮的,故而白国境况最为艰难。

除赈济灾民外,柳思诚还存有大量的粮食,华五没有传话,他也就不急于沽售。

过了段日子各国的局势更为混乱,大宗粮食已无交易,粮价上涨三倍,价钱如此暴涨,让柳思诚有些坐不住。

这日管家来见柳思诚,道:“启禀王爷,奴才按王爷吩咐每日在闲居小院门前转悠,今日听月出来,对奴才道:‘我见你在这门口溜达几天了,先生说不用着急。’我请听月吃茶,他不肯去。”

柳思诚听完,摆摆手让管家下去,心神也定了下来。

这日管家急急来见柳思诚,道:“小人今日在闲居小院门外等着听月了,代华先生传言,明日白国崎王苏麻哈将来见济王,意欲购粮。白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