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8章 唐货(3/4)

的上位,接管人脉,其中人就提前退休,让儿子来继承。

很显然,培养其后人,对于岛津南广来说,比自己享福更好,这是人类繁衍的天性。

翌日,岛津久成昨天晚上请客的消息,立马在整个鹿儿岛传遍,大大小小的武士都已经知晓了其发财归来,并且真的成为了唐人,而且还是秀才。

一时间,艳羡的有之,瞧不起的更是大有人在。

不过岛津久成刚至天亮,就去拜访了曾经的亲朋好友,然后又去找关系,联络到了国家老。

后者因为他的名声,也允许见面。

所谓的国家佬,是因为江户时代,由于参勤交替的原因,管理各藩在江户的宅第的家老称为江户家老,管理本藩领土的称作国家老。

初一见面,岛津久成直接诉说了琉球府的事宜。

后者本来随意放松,听说琉球知府的事,立马就正坐起来,脑袋微微倾斜,做出倾听者。

看到鼎鼎大名的家老如此,岛津久成直呼痛快。

“其府,等同于日本一国(令国制,六十六国),琉球府如此等弱势两国交往,这是应该隐私些。”

家老捋了捋胡须,露出了思考状。

不一会儿,他就立马点头,表示应许了这样的私下买卖。

在价钱方面,岛津久成更看重中间人的身份,倒是没有压价,给出来每块银圆,两石米的价格。

看上去很低廉,毕竟在江户,一旦大米可是等于一两黄金,也就是四两白银,四千文铜钱。

但市价与渠道价不同,而且鹿儿岛也比不了江户,在战国结束不过几十年的时间内,鹿儿岛土地较为富裕,粮食较多。

再加上丰年、灾年的影响,稳定而又低廉的价格,就是最佳的选择。

且还要考虑到,这是私底下的买卖,属于长且久而可持续的。

“对了,你们收银圆吗?”

“收,必然是收的。”闻言,家老倒起了苦水:

“经过当年的通商之后,大量的唐货来到日本,我们鹿儿岛自然也不例外。”

“咱们又不像幕府那样掌控金山银山,所以只能是金银不足了……”

表面上来看,德川幕府将整个日本所有的金山银山掌控,掌握了金融,从而有着丰厚的财力。

但,矿山是可以被挖尽的。

事实上,掌握着1/7的土地,但却负责整个日本的财政支出,其财政压力并不小。

与明朝一样,德川幕府商品经济逐渐繁荣,但商税却征收不济,如1809年,幕府向江户所收商税仅八千余两,与当时的经济规模极不成比。

为鹿儿岛藩扩充了财源后,家老颇为高兴,与其畅谈许久,这才放其归去。

完美达成的任务,岛津久成也高兴,待他准备离去时,院里门外,聚集了不少的汉子。

一个个甩着膀子,下半身穿着短裤,身无二两肉的脸上,满是饥渴和激动。

“怎么了?”

“他们都想投靠你——”

岛津南广满眼复杂道:“自从跟明国签订了协议,等闲的日本人不得出国,只有唐人才能随意出行。”

“也是如此,唐人才能带人出去——”

随着两人的对话,门前聚集的人越来越多,一个个张目四望,眼眸之中满是对生活的渴望。

岛津久成沉默了。

贫瘠的九州岛,除了长崎因为海外贸易较为繁荣外,余者都是穷乡僻壤而已。

甚至有些农夫,一辈子都没有吃过大米饭。

阶级固化,分封体制,德川幕府虽然让此时的日本虽然享受了和平,但同样压抑着百姓。

在这种情况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