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蒙古贵族体系(4/4)

么。”

几日后,排练数日草原贵族们,开始了一场大规模的觐见活动。

此次参与觐见的,基本上都是地方上的大贵族,最次都是一个千户。

当然,绥远、察哈尔的贵族们都进行了编户,成为了千户、百户,虽然享有一定的自治权,但到底成为了朝廷体系的人。

编外的贵族,才是主体。

为了宣威,同样是安抚,皇帝研究了满清的体系,进行了大规模的册封,钻研出了一套蒙古贵族体系。

即废除蒙古以前的济农、洪台吉、丞相、太师、宰桑等封建贵族称号,沿用新制,体现新朝新气象。

这套贵族体系囊括了漠南、漠西、漠北三大蒙古群落。

蒙古贵族将分为塔布囊、台吉、郡王(大汗)三级。

“塔布囊”蒙古语指同成吉思汗后裔结婚者的称号。

而台吉源于汉语王太子、王太弟,是蒙古部落首领的一种称呼,并且喜欢在前面加上“红”“浑”“黄”等词,如皇太极原为黄台吉。

由于黄金家族的繁殖,导致台吉成了草原上的贵族的代名词。

朱谊汐将规模最大的“塔布囊”,授予的大量的普通贵族们,规模超过了百人。

按例,他们可以每年领取银一百块布十匹。

而台吉,则分为三等,一等领银两百块,二等一百八十块,三等一百五十块。

而最上的汗一级,位同郡王,享禄三千块。

大汗一级,喀尔喀部有三,车臣汗、土谢图汗、扎萨克图汗。

漠南蒙古中两人,察哈尔汗阿布尔,北海郡王布达里。

而在漠西蒙古,因为无人觐见也就没有册封。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