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5章 承日照之,纤毫无损(1/2)
第1815章 承日照之,纤毫无损
作者: 疯神狂想
第1815章 承日照之,纤毫无损
在考古发掘中,经常见到的是“合铸式”。
即每镜有两块陶范,镜背范上雕刻花纹,中央刻有铸镜钮的凹部,并用与范同质的粘土作一短细的棒形的“沙芯”,横嵌在镜范的中部。
镜面范刻成凹形平面,然后将两范合而为一。
铸镜时将注口向上直立,慢慢注入铜溶液。
待溶液冷却后,取出铸造好了的镜子,经过研磨就可以鉴容了。
在春秋战国时期,还出现过细腻精美的镂空花纹铜镜。
这种铜镜是采用分铸的方法,把镜面和镜背纹饰分别铸造,再夹合在一起。
这种复合铜镜,战国以后就基本绝迹了。
我国古代工匠在生产实践中,对冶炼和铸造铜镜的技艺,不断地进行总结。
早在《周礼·考工记》中,就记载了制作铜镜的合金比例。
“金锡半谓之鉴隧之齐。”即铜50%,锡50%,是铸镜的合剂。
这篇宝贵的文献,多数学者认为是战国时期的着作。
但应该说也包含了商周以来,青铜器铸造经验的总结。
战国以后,工匠们更是不断探索、实验。
根据近代学者们化学分析,各种铜镜的合金成分,因其出产地域和时代的不同,铜和锡的比例有很大的差异。
从战国开始,铜镜合金中普遍含有铅。
铅加入合金后,使铜镜铸造的质量得到了提高。
铅使得合金溶液,在铸范中环流得特别良好;
铅可使铸出品的表面,异常匀整;
可以利用铅在凝冷时不会收缩的特性,使铸造出来的镜背花纹特别整齐清晰;
铅可以减少铜、锡合金溶解时极易发生的气泡,避免砂眼等毛病的产生。
而到了汉代,制作青铜镜的技术又有提升。
特别是汉代透光铜镜的发明,更是铸镜工艺的又一里程碑。
透光镜发明于西汉时期,外形与普通镜一样。
但当光线照在镜面上时,镜面相对的墙上,会反映出镜背花纹和铭文的影像,古人称之为“幻镜”。
我国古代学者,早就发现了透光镜的透光效应。
《太平广记》记载:隋王度所得到的古镜“承日照之,则背上文画墨入影内,纤毫无损”。
宋代周密《云烟过眼录》、沈括《梦溪笔谈》、金代麻九畴《赋伯玉透光镜》诗、明代郎瑛《七修类稿》、清代郑复光《镜镜(铃)痴》等,对透光镜都有记载和研究。
解放以后,首先在大海发现了两件透光镜,并经大海交通大学研究复制成功,终于揭开了“幻镜”之谜。
研究表明,铜镜透光是铜镜在冷却和加工研磨镜面的过程中,产生的内应力所致。
在铸镜时,镜薄处先冷,厚处后冷,而铜的收缩性大,使镜面各部分出现了,与镜背图文相对应的凸凹不平和曲率差异。
从而造成了图文虽然在背面,镜面却隐然有些迹象。
所以一经日光照射,背面的纹饰就会反射出来。
这样的技术提升,在唐代达到一次巅峰。
唐代的青铜镜更是别具特色,唐镜造型多样,使用巧妙,铜镜多为圆形,方形次之。
唐宋时期,随着铸造技术的发展,铜镜打破了过去传统的圆形和方形的制式。
这一时期根据使用、装饰等的要求,铸造出了带手柄镜以及八菱形、菱花形、八弧形、四方委角形、圆角方形、亚字形、云板形、鸡心形等铜镜。
至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