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七章 当了这么些年的狗,岂不是白当了?(3/4)

重,还时不时放建州女真人入关劫掠,杀良冒功,杀害百姓冒充贼首,在京师之战中,连于谦都不敢用孙杰,而后被于谦和当时还在都察院做总宪的徐有贞一起弹劾,最终被锦衣卫给查办,在大阅前被拿去了脑袋。。

可是范广不需要搞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自保,任由李满住和董山耍出各种花招,范广都只有一招,无懈可击。

阿刺知院得到信使的回票后沉默了许久,最终放了儿子前往撒马尔罕。

阿刺知院在悍然反明的时候,并非只是想要依靠大明的内鬼,而是做了许多的备选和处置,但都没有起到作用。

大明东北方向的建奴倒是愿意一起作乱,奈何实力有限,对家门口的战神又无计可施;大明正北方向的沙不丹,也是待价而沽,打定主意了要看看风向再言其他。

至于大明西北方向的瓦刺主力,阿刺知院是希望也先能够在撒马尔罕已经养精蓄锐,养足了精神积蓄了足够的精锐反攻大明。

但阿刺知院清楚的知道,那不现实。

自古以来,西进的诸多部族中,就没有一个肯回来的。….西进之后就像是回家一样,傻子才肯回来以卵击石。

阿刺知院的儿子带着阿刺知院写的盟书出发了。

而王复也收到了赛因不花的书信,对于赛因不花的毒计,王复也只能由衷的感叹,真的很毒。

景泰二年进士及第、墩台远侯、康国保民官王越,看完了书信喷喷称奇的说道:狗咬狗一嘴毛,到时候这阿刺知院来到了撒马尔罕,那就是和也先的杀子之仇,只能投靠康国公了。

王复却摇头说道:我们不仅不能告诉也先,而且要确保阿刺知院的儿子带着盟书来到撒马尔罕。

嗯?为何?王越眉头一皱,疑惑的问道。

多好的计策,难道王复这是读书人那骨子里的清贵劲儿又发作了吗?

王越可是景泰二年正经的二甲进士出身,他骨子里的清贵,这么些年早就磨灭的一干二净,难道王复还保留着这种秉性?

这么做对大明而言最有利。王复先抛出了一个观点。

王越一愣随即眼前一亮,眼神带着许多的兴奋说道:还是康国公想的周到。

王复拿起了手中的书信点燃后扔进了火盆,待书信燃尽之后,又撒了些水搅和了一下,才继续说道:道:只要阿刺知院的两个儿子拿着盟书到了撒马尔罕,这阿刺知院所求之事,便成了一件放到咨政院议政的事儿,到时候就有的扯皮了。

至于是扯皮一个月,三个月,还是一年,那就得看咨政大臣们的意见,什么时候能达成一致,毕竟我在咨政院只是咨政大夫嘛,得三分之二的人同意,我才能落锤不是?

王复十分擅长灵活运用咨政院的落锤权,在需要的时候,就需要三分之二的咨政大臣同意,在不需要的时候,就一定会有三分之二的咨政大臣同意。

阿刺知院的儿子被也先给做掉了,王复这个康国公就必须接收阿刺知院的归附,阿刺知院就可以立刻西进了。

那大明远征,到了地方,人去楼空,那不是白跑一趟吗?

若是王复不肯接收阿刺知院的归附,那王复还怎么做这个康国公?

想要归附你王复的人,被也先杀了,作为康国实际上的王和名义上王的争锋,王复就必须有所动作。

可是一旦拿到了咨政院去走程序,那就大不同了,那走程序到底走多长时间,便可以非常灵活了。

阿刺知院得不到撒马尔罕的消息,便不能擅动,只能在寝食难安中,度过一天又一天,他的部曲会在一日甚过一日的恐惧中,把刀对准阿刺知院。

王复烧掉了赛因不花的书信,等同于烧掉了阿刺知院西进的路,烧掉了阿刺知院的所有退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