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九章 海外市舶司(2/3)

大明水师基地,也是大明水师的老巢。

朱祁钰并不满足于市舶司仅限于管理贡舶、商舶、抽分、抽税,在市舶司的建设过程中,朱祁钰给港口赋予了巡检司的军事职能,宝源局、宝钞局的纳储、发币的财经事务的职能。

对于如何建设港口,在当初李宾言出京巡抚密州的时候,朱祁钰就已经在探索了。

海上扩张的王化之路,从海外市舶司起。

于谦认真的看着那副堪舆图。

在这张堪舆图上,不仅仅有倭国的难波京、琉球的那霸港、朝鲜的济州岛,还有鸡笼岛的鸡笼、占城的占城港、婆罗洲的渤泥湾、爪哇、三佛齐的旧港及苏门答剌、锡兰的汉班托塔、甚至还有忽鲁谟斯和天之尽头慢化羁縻,是当初定王化之路时候的四大羁縻,行钱法,则经济羁縻的重要支点被废置,朕还是觉得宜行钞法。”

“既可以阻止货币外流,也可以增加经济羁縻的力度。”

作为皇帝,担心市舶司不听朝廷诏命,这是一种很正常的担忧,于谦并没有否认陛下的想法。

于谦俯首说道:“陛下所言在理,的确如此。”

“海外市舶司不是平地起高楼,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千年聚气。”

“陛下在海外市舶司行钞法,这海外市舶司的内臣提督、五城兵马司都尉、宝钞局主事,就是再能干,不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吗?”

“陛下,王化的不同阶段,也应该以不同的羁縻为主。”

“在海外市舶司初建之时,应当以军事羁縻为主,逐步增强经济羁縻、政治羁縻、文化羁縻,徐徐图之。”

于谦并不反对陛下的四大羁縻法对海外市舶司的控制,甚至颇为赞同陛下,大明又不是做慈善的,大明设立海外市舶司是谋求大明国家安全和国富民强。

于谦只是在绕着圈提醒陛下,饭要一口一口吃。

朱祁钰思考了许久说道:“有理。”

这类的讨论还有很多,兴安也是见多了陛下和于谦吵架,不以为意。

吵吵闹闹的才好,若是左一句圣明,右一句陛下说得对,那大明才会出大问题。

理,越辩越明。

朱祁钰和于谦关于海外市舶司的诸多事宜进行了一番友好和平和的讨论之后,确定了初步的章程,随后会发完各大市舶司从内臣提督、宝源宝钞局主事、五城兵马司都尉收集意见,最终定策。

“松江府的盘子越来越大了。”朱祁钰点了点松江府的位置说道。

松江府的地理位置实在是太好了。

内有长江水路通衢内地九省货物,沟通大明大半疆域,往来漕船日夜不休,外至琉球倭国朝鲜鸡笼,只要关乎于海贸,无论是进还是出,都要途径松江府。

松江府市舶司设立至今不过四年,年贡已经超过了密州、宁波、漳州、广州市舶司的总和的七倍。

朱祁钰用力的点了点广州市舶司的地方说道:“朕本打算让王翱去两广任两广总督,总办广州市舶司事物,松江府以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取得了今日的成就和发展速度,而另外一处,珠江口的广州市舶司理应不遑多让。”

有大河必有良港,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已经成为了大明经济腾飞的一驾马车,而朱祁钰希望珠江三角洲成为大明经济的另外一架马车。

因为广州市舶司,直面南洋,海纳百川,和松江府一样,在地理环境上,得天独厚。

“吏部天官王尚书精力不济,吏部部事都压在王翱的身上,还是别让王翱去了。”于谦反对派出王翱,因为王翱要掌管吏部事。

大明依旧是皇帝决策、六部部议具体事物的政治格局,并没有本质的改变,在于谦看来,朝局的稳定,决定了大明的稳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