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修鼎(2/2)

上山去。

而村里人见萧凡云千里迢迢的从外省运回来一尊破鼎,又费尽周折的请人抬上山都大为诧异和无语,但又不好多说什么。

但八卦消息还是不胫而走,有关萧凡云的负面消息再次传遍十里八乡,惊退走了无数蠢蠢欲动的媒婆。

当天下午萧凡云回到村里就被老支书叫了过去,旁敲侧击的提醒他有了钱可不能乱花。

萧凡云岂能不懂老支书的意思,便将从萧宗仁那里借来的六十万元全部交给村委会,委托村委会帮忙请人将上山道路的修缮一下。

老支书却只要走了两万,说是修条破路这点就够了,剩下的全都还给了萧凡云。

萧凡云想了想又掏出八万给老支书,说是山道太笔直,遇上刮风下雨的日子容易摔人,所以要修的曲折一些,最好是九曲十八弯一眼望不到头的那种……

老支书一脸无语,但架不住萧凡云软磨硬泡只好勉为其难的应下。

至于施工队自然是用自家人的。

将这事全权委托给老支书后,萧凡云挑着从市里顺道买来各种修补器物就回到了山上。

当天晚上萧凡云先饱餐了一顿,然后盘膝坐在三清神像前静修了一整晚,等心境彻底平静后才着手修复八卦炉。

直到这时萧凡云才仔仔细细检查了一边这尊炉鼎的造型。

高约一丈二,三足圆肚,龙头双耳,宝塔顶。

鼎肚上有阴阳图,还有一篇模糊的经文。

萧凡云经过仔细辨认发现是《道德经》,他二话不说直接抹了干净,准备刻上《德道真经》。

确认了宝鼎原先模样,萧凡云便将其搬到后院,然后将凹瘪的地方一锤子一锤子的敲回去,接着又熔炼从市里买回来的青铜锭对破损处进行修补。

这是一项十分细致且十分考验耐心的活计,萧凡云不停的修修补补,一连修了七天七夜才将宝鼎修复回原本模样。

当然粗修的宝鼎仍然是坑坑洼洼,满是补丁的凄惨模样。

随后萧凡云又取来凿子刻刀,在常人无法窥见的宝鼎内壁上铭刻下七七四十九道灵纹,然后又在鼎肚上刻下显圣的《德道真经》,接着将上次炼完八卦镜后残留的一点纯金混以水银描到真经上,最后以烈火进行烘烤挥发掉水银,使纯金牢固的凝结在经文表面。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