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六十三章 朕绝不屈服(2/3)

“还熬得住的吗?”杨素看向面挂寒霜的众人,目光里露出一抹唏嘘。

“不过事后大病一场罢了,但朱拂晓必须死。他要是不死,必定成为隋帝对付我等的第二把刀。”独孤善咬牙切齿。

杨素扫过已经浑浑噩噩,身躯僵硬的群臣,叹了一口气:“本公这就入宫,与陛下面前,为诸公讨个公道。为天下人讨个公道。”

只见杨素转身来到宫门前,有大内侍卫前去通秉,不多时内侍前来接引:“陛下在养心殿,尚书公随我来吧。”

只见杨素一路上穿过灯火辉煌的大内,然后一路来到养心殿,只见杨广正端坐在案几前,低头批改奏章。

“臣杨素拜见陛下。”杨素对着杨广恭敬一礼。

“原来是尚书公来了,还请尚书公入座。”杨广看到杨素,脸上露出一抹笑容:

“尚书公深夜入宫,不知所为何事?”

“陛下,群臣百官在寒冬腊月跪拜于午门之外,实在是有失体统,过往百姓议论纷纷,开始说些杂言碎语,影响实在是太大。”杨素面带苦涩:“况且,如今天寒地坼,朝臣中多有老弱体孱者,绝难熬过这漫漫长夜。还请陛下下旨,将其遣返回府。”

“非朕不想叫他们回去,而是他们自己非要跪倒在午门外,朕又有什么办法?”杨广看向杨素,不等杨素开口,就已经将其话语给堵住:

“不过是区区一个朱拂晓罢了,眼下还尚无确凿证据,朕不过按照正常流程,交给应天府衙门查办罢了。证据尚未确凿,朕如何定罪,胡乱斩了别人脑袋?”

“区区一个不值一提的朱拂晓,就值得列位臣公如此兴师动众,荒废了朝事与家国大事。若传出去,不知道理的百姓,还以为朕做了什么荒谬之事。”杨广声音冰冷:

“若是有新人暗中推波助澜,朕的名声怕是全都毁了。”

“这……”杨素嘡目结舌,所有想说的话俱都堵住,一时间竟然不知该如何开口。

你道是列位臣公为何非要抓紧时间,短短一日之内将将此事尘埃落定办成铁案吗?

明早城门打开,青牛观的宗师必然会进入洛阳城,到那时再想要凭借一些子虚乌有的证据来定朱拂晓的罪,那可是难了。

眼下必须要在老君观宗师没有到来之前,将所有事情都尘埃落定,快刀斩乱麻处理好,不给青牛观与老君观反应的机会。

只是杨广说的也有道理,不过一个朱拂晓而已,死了十几个人罢了,还没有如山铁证,就值得诸位大臣如此苦苦相逼?

值得诸位大臣荒废国事?去与一个黄毛小儿计较?

众人做的太急躁。

但是朱拂晓潜龙榜的事情,又不能当着明面说出来。此事乃天家隐秘,杨广不承认,你能怎么办?

若是杨广承认,一旦此事被众人捅破,到时候大家麻烦更大。

好嘛,你竟然在朕的身边安插探子。

到时候反倒是坐实了朱拂晓的言论,诸位臣公权势滔天图谋不轨,否则又何必在天子身边安插探子?

在天子身边安插探子,这是多大的胆子?

况且,此事若明面揭破,那就是将陛下与天下权贵的关系明面上挑开,扯下最后一块遮羞布。

现在天下大军可都掌握在天子手中,各大世家虽然掌握软实力,但面对着掌握硬实力的杨广,也不得不退避三舍。

各大世家想要对付杨广,只能用软刀子。

“陛下,外面天寒地坼,不如陛下先松口,加以许诺,叫诸位臣公诓骗回去,否则这一夜怕是不知要冻死多少人……”道理讲不通,只能讲人情:“列为臣公皆为国为民,为我大隋立下汗马功劳,还请陛下给诸位臣公一句话,暂且安抚下去,叫其回家。免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