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章 招商引资的探讨(2/4)

榕却对自己的男人很有信心,面带着微笑听他的回答,要是连这样的问题都回答不上来,他这个南江省的上帝之手,岂不是有点浪得虚名了吗?

高建彬说道:“爷爷,的确有这方面的工作,主要的目的就是推动本地企业的发展,让海州的经济有可持续增长的基础。”李绍栋笑道:“很多地方都把招商引资做为重要的政绩考评,你对目前各地的招商引资过热情况怎么看?”

高建彬说道:“招商引资只是刺激本地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而已,在改革开放的前期是很有必要的,也有了极为出的成果表现。利用我们国家巨大的市场潜力、相对廉价的土地和劳动力,吸引外来资金和高科技技术的入驻,以此拉动经济的增长和加快工业化的进程,解决劳动力的就业岗位,但是我认为各地的绝对不能以此,为主要的工作目标。”

李绍栋说道:“你的理由和依据是什么呢?”高建彬说道:“这并不是说我对外资企业投资有什么偏见,我始终认为,与其把最好的政策给了外来的企业,还不如把这些扶持给本地的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用来提高他们在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我们的企业与国外的企业相比较,差距就在于此,没有自己的科技自主研发能力,更多的是要依靠地方的保护和的扶持,这是极度危险的现象。国内企业的发展也就意味着国家在国际的核心竞争力,税收对一个国家的重要不言而喻,本地企业强国家的经济地位就高,反之,就要受到发达国家的冲击,造成不对等不平衡的局面。”

李绍栋对高建彬的回答很满意,说道:“回到海州后把你的想法思路和作的方案发给我,社科院目前对于这方面的研究受到了国家政治中心常务委员会首长们的关注,你说的虽然不够全面,但是的确有一定的借鉴。这说明你的头脑还是很清醒的,对一些省市以招商引资来考核领导干部的政绩,我是不认可的。可惜你就要离开海州了,要不然可以拿出来做个试点。在你走之前一定要把这项工作安排好。”

高建彬说道:“原本我是希望借助海州市经济腾飞的契机,利用财政方面的富裕,对整个工业经济的构架进行合理的整合,改变传统的发展经营模式,以高科技的技术为改革的源动力,把海州打造成生态城市绿经济的典范。只是我的行动远远比不上变化,我也在担心继任者一味的对招商引资下手。不顾本地企业的长远发展,不是对他们加以正确的引导,带领他们走出国内走向国际市场,而是片面的追求短期的亮点,这样下去会阻碍本地经济起步的势头。”

李绍栋说道:“你的担心也是很有道理的,这样,利用晚上的时间把报告写出来,让榕榕传到我的邮箱。以后的事情自然会有人关注的,你大可放心的离开。你走之前对于海州的工作还有么用别的想法?”

高建彬说道:“我原本想要再发展两年的工业经济和农业经济,等到时机完全成熟以后。在海州举办一次国家级规模的经贸洽谈会,顺便邀请国外的企业参与,可是组织上已经对我有了新的安排,这就打乱了我对海州经济的规划,这个时候再想办这件事,时间上已经不允许了。”李绍栋笑道:“是担心没有足够分量的企业参与吧?”

高建彬点了点头说道:“是啊,海州只在南江省有一定的号召力,如果想要举办这么大的活动,至少要提前半年的时间做准备。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的企业,是这次经贸洽谈会的重中之重。我的原意就是想用这次机会。把海州彻底的定型,成为南江省经济发展的核心,一方面是没有经过宣传造势,另一方面就是很多的大企业公司都不知道海州的优势,本来还想要到国外的几个国家也做一次展示,特别是和海州合作比较好的欧洲。但真的没有时间了。”

李绍栋赞赏的说道:“你的设想很周全,不过这也没有什么好遗憾的,你已经为海州将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