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谜底(2/3)

老们也动活不了了,个个儿眉眼挂霜,都冻得不知道冷了,反倒浑身发热了,我老头挨过冻,知道这是要玩完儿的征兆。”

“以为这条命就要在这儿交代了,不成想救命的来了,几个一早入山砍柴的老乡发现了咱们,扒了咱衣服,在雪地里,拿雪好一阵搓揉,搓得皮肤发了红,又灌了烧刀,这条命才算保下来,后来,又被老乡接到家里将养,哪知道还没熬过一天,出了大事儿,汉奸告密,伪军在维持会长的带领下,捕上门,当时,老们就被藏在粪坑下的窖里,老乡们只要开了口,就能活下去,可那些乡亲们死咬了牙不松口,一个个全被刺死在了木桩上,开膛破肚,肠都流了一地,唉,多好的乡亲们啊,我王二娃欠他们的,这辈都还不了了,看来下辈,还得做牛做马才行……”

战史军史,身为军人后代的薛老自然听得不少,可多是听得如何打仗,以及我军威风八面横扫千军的经典战役,可是像这般连级战役,不,战斗,却是不曾耳闻。可就是这般平平淡淡,几乎不见起承转合的故事,却听得他浑身直打冷颤。

忽地,薛老全明白了,蓦然道:“您不愿出山助我,只怕是和这个故事有关吧。”

老头儿愣住了,伸手塞进膛间的半把柴火,放进去一半,粗糙的大手死死捉住另外一半,僵在当场。

不知愣了多聚,直到噼剥,噼剥,握在手里的柴火烧出灶膛外,老头儿才猝然惊醒。

老头儿的反映,自然全落在薛老眼中,显然,自己猜对了。

说来薛老能窥破此中隐情,还正是得自于方才中年汉那句“弄不好今年抢鱼,我大爷都不让我去”。

关键是在“抢鱼”二字,激发了薛老的灵感!

试想,这些年,为了云锦湖水利,渔产,云锦村民和政府闹腾出了多少乱。

在这些乱里,老头儿扮演着什么角色?或者说,老头儿对抢鱼持什么态?

初始,薛老认为以老头儿的党性原则,自然是站在政府一边,对这种违法犯罪行为,必然十分不满。

正因有着这个推断,不,近乎约定束成的道理,薛老才会陷入迷茫。

他始终参不透,一个有能力且乐于助人为善的老党员,缘何不帮助自己这个一心为民的干部。

现在想来,这哪里是迷茫,分明又是思维定势造成了认知上的偏差。

此刻的薛老已然有些明悟了:原来先前所想,过一厢情愿,就拿最核心的问题说,老头儿和他薛某人的为民谋福利的认识或许一样,可看法却差了十万八千里,在他薛某人看来,和政府闹事儿,要条件,是作乱,是非法,可在老头儿眼里,真的如此么?恐怕不尽然。

先前中年汉说到“抢鱼”那紧张而又愉悦的语气,哪里把“抢鱼”作了违法犯罪活动,分明就是当作年关的过年份儿啊。

中年汉得鱼,在薛老看来,就是犯罪,可在老头儿看来,恐怕是老姓自己想法谋福得利。

认知上出了这么大的偏差,老头儿和薛某人又怎么可能达成共识。

偏生这思维定势,最难破除,也就难怪薛老左右推理不通。

而听了中年汉的无心之言,薛老只是得了灵感,猜到自己可能又犯了思维定势的错误。

待到老头儿这个故事讲完,满满地全是还债和愧疚心里,薛老已然找准了老头儿缘何在云锦村民闹腾之事上,倾向老姓的心理根源。

再到此刻,他薛老一句“您不愿出山助我,只怕和这个故事有关”出口,老头儿惊得险些被烧着的柴火灼了手,至此,他已然完全印证了心中所想。

“老伯,唉,您真是用心良苦,可您想过没,光靠他们这样闹腾,啥时候才是头,噢,每次闹完了,要么分两条鱼,要么分块钱,可这块钱,两条鱼济得甚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