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1/5)

更甚者,不一会儿就来了一个宫女,笑着道:“顾姑娘,这簪子还是带头上才好看。毕竟,娘娘赏赐了,也是觉得这簪子与姑娘合适。”

叶姝一时不知道如何应对,那宫女却是笑着从她手中拿起簪子,亲自给她插入了发间。

“果然是美人如玉,娘娘看了定然高兴。”宫女笑着夸赞了句,等着她人走了,叶姝几次想伸手把那簪子取下来,都忍住了。万一真再被皇后注意到她头上没了簪子,怕是要惹祸上身。

只那簪子,却如同有千金重一般,压得她整个春日宴都有种喘不过气的感觉。

事后,叶姝才知道那一日得了皇后娘娘赏赐的人有六七个。几人所得都是簪子,从材质和造型来说,她这一支也不过普普通通,并不算打眼。

只唯一一点引人瞩目的大约就是她的身世跟其他人比起来,实在是不值一提。

叶姝虽然忐忑不安,可顾老夫人却几乎是喜上眉梢了。她与几位相熟的夫人坐在一处,听人问起来自然是明里暗里把叶姝给好好夸赞了一番。

“这丫头素来孝顺,前些日子我病了缘故,她日日夜夜守在我床前,整个人都瘦了一圈,原本定好的衣衫穿上都不合身了。”顾老夫人说着叹息,“不然我还是喜欢看小姑娘穿得鲜嫩些,这藕色的衣衫还是太过于素净了。”

“就是素净才得了贵人的眼啊,你看旁人都穿的桃粉、鹅黄、翠碧的,这藕粉色看着就让人舒心。”一旁曹夫人抿唇笑着,她女儿曹欣悦最终还是做了世子妃,而非侧妃。虽然这其中好是折腾了一番,不过最终结果总算是尽如人意,她对上顾老夫人的时候自然客气了三分。

毕竟,以顾家的家事,纵然是成了好事,顾家的大姑娘也不过是个侧妃。做世子妃,总是比做侧妃要好。

这一桌坐的都是熟人,大家也都捧场,顾老夫人离宫的时候面色就比早上出门的时候好了不少。转头看看叶姝脑袋上那支玉簪,更是心满意足。

皇后赏赐的几个人她都打探清楚了,太子早早就定下了太子妃,婚期就定在了四月间,所以太子妃得了一套头面,是最最有脸面的。余下太子侧妃大约是定了三品官员家的女儿温惠宜,皇后赏赐的也是簪子。二皇子睿王上一年大病,其母丽妃求了皇上给他冲喜,所以早早就成亲了,如今睿王妃已经传出有了喜信四个月了。

为了稳住睿王妃,所以皇后并无与其选侧妃的意思。

然后就是三皇子昭王了。

昭王出生没多久就不甚得宠,虽然这些年来开府,封号、封地之类的事情一应都没有落下,却也让人品味出这其中的不同。

如五皇子端王,封地是鱼米之乡,气候四季分明,适宜久住。

纵然比不上端王,可是二皇子睿王封地也不差,虽然偏北了点儿,却也是个好去处。那地方种桑养蚕,也算是富饶之地。

轮到了昭王,地方就偏南了不少,夏日炎热,冬日阴雨寒冷。最吓人的是,这地方据说毒虫毒草不少,虽然没有了前朝的山民作乱,却也实在算不上好去处。

至于四皇子,跟二皇子倒是一母同胞,只可惜十二岁那年一场大病没了。不然,丽妃也不会见着睿王病重就吓得赶忙求皇上给他成亲冲喜了。

再往下几个皇子,年岁还算小,最大的也不过才十三岁。男孩不比女孩,纵然是有意相看宫里也不会这么快就露出端倪来。

三皇子的婚事一直都耽搁着,不过看宫里的意思,大约是相中了礼部四品侍郎卓思鹄的嫡三女。

顾老夫人盘算着这一趟入宫看出来的消息,家里三太太卓氏跟卓思鹄卓家是姻亲,论起来还要叫卓思鹄一声堂兄,虽然这亲戚有点远却也没有太差。

虽然昭王不起眼,可是这门亲戚以后也要走起来才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