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太子不容易(2/3)

耶律大石对待治下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每户每年缴纳一个“狄纳尔”,大约是五分之一两黄金,

相比起其他统治者,耶律大石的税率堪称公道。

至于那些部落,王国,耶律大石一律承认他们的地位,丝毫不改变。

大石只是派遣一个负责税收的官吏沙黑纳,然后给首领头人发一块银牌,就算是他耶律大石的臣子了。

除了收钱,别的几乎不管……这算是朝廷吗?对于中原这种,恨不得抓住每一亩田,每一个人的朝廷来说,耶律大石的统治,甚至还不如街道混混控制得严密,简直可笑!

只不过不只是耶律大石,甚至是日后的蒙古人,面对辽阔到变态的疆土,采取的措施都是类似的。

就是只收钱,不做事。

赵桓听着听着,也就明白过来了。

辽国灭了,此刻在辽国广袤的疆土上,除了还残存的一些庙宇佛塔之外,也不剩什么东西了。

文字,语言,甚至是自称契丹的人口,都在迅速瓦解消失,仿佛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样。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金国身上。

更是会发生在未来的蒙古人身上。

几乎吞并了这个欧亚大陆,那么庞大的蒙古帝国,到底是怎么治理的?

其实这么问,就犯了错,他们根本不会去治理……复杂的地方关系,不同的风俗,乱糟糟的民情,对这些马背上的征服者来说,实在是太复杂了,他们根本处理不来,也不要想着有效治理。

他们统治地方的策略只有武力!

靠着强大武力,要求地方部族首领纳税,不服就攻打。

他们带来不了先进的文明,也提供不了先进的思想……结果就是维持一段时间统治,当唯一的依靠,武力值也不够的时候,地方接连起义,就把帝国给覆灭了。

仅此而已!

赵桓眉头渐渐皱紧,神色也有些严峻。

“赵卿,你这时候提到大石,提到西域,莫非是说,朕让老兵开拓草原,是一步臭棋了?”

“不,不是!”

赵鼎连忙摆手,“官家,这当然是一步好棋,只是臣想请教官家,要如何治理草原,是像大石那样吗?”

这还用问吗?赵桓黑着脸道:“要是那样的话,朕还费力气干嘛?以现在大宋的兵力,维持几十年太平,还是能做到的?咱们什么都不用干,接着奏乐,接着舞……朕都不用迁都燕京了。”

赵鼎停顿了许久,这才缓缓道:“官家,你可知道为何历代都不能真正驾驭草原吗?”

赵桓沉声道:“一边种田,一边放牧……文明不同,自然难以调和。”

“不!”

出乎预料,赵相公竟然给出了否定的答案,“官家,就像那几个老兵一样,我汉家儿郎千千万万,就算九成都是种田的,剩下那一成,也十倍百倍草原的牧民。如何就控制不了草原了?”

赵桓吸口气,“赵相公,你这话说得可有水平了,那问题出在哪?”

赵鼎淡然一笑,“官家,臣想请教,我大宋的税收是怎么样的?”

“这个自然是夏秋两税……”赵桓突然意识到了什么,“朕懂了,中原的法令没法用在草原之上,对吧?”

赵鼎点头,“没错,不只是税制不同,还有朝廷征收粮食为主,可是在草原,主要的产出是牲畜……难道让百姓交纳牲口吗?每家二十斤肉,两个羊腿?还没送过来,就多半发霉变臭了。而且咱们的官吏习惯坐在衙门里办事。可草原怎么办?千里,万里,日夜迁徙,我们又如何治理?”

“臣要说风俗不同,可以克服,不适应情况,可以慢慢适应……真正要命的是,历代王朝,从来就没想过如何适应!哪怕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