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没优势的冬儿(1/2)
说来,冬儿真的很委屈。自己也算是一个受过十几年系统教育的文化人,但也仅仅是千年后的一个普通人。
来到这里,除了比别人多认识几个字,可以说是毫无优势。这个认字,还是和周围这些目不识丁的大老粗们比。西屋的汤先生一文不名,自己敢个人家比读书认字吗?
至于千年后先进的理念,以及物理、化学、数学、几何这些,自己知道的不多、不深、不专业,但是绝对比得过这个天下的绝大部分人。但是自己敢说出来吗?说出来有用吗?
另外,就像天文、地理、生物之类,冬儿虽然学过千年积累的知识。可是,敢夸口有什么见识吗?真的和人家古代的专业人士比比,传说中唐朝的李淳风、袁天罡,估计给人家拾零头也不够格,可以说是望尘莫及。想那天坛的结构,都江堰可夺天工的水利,李时珍对生物药理的理解,三千年后都无法复制的阿布辛贝神庙的太阳节奇观……,谁敢浅薄的轻视古人?
那么实用性的技术呢?
医药?开玩笑!医科大学很难考的。而且,即使你是学医的,是医生,但你不是有几十年临床经验的大国手,没有仪器,没有各部门辅助,又仅仅是个千年后那些科类、门类分的细致无比的医院中的一个普通医生,真的能在古代混得开?而且,冬儿不是学医的。
化妆品?不是开玩笑吧?自己倒是理工科毕业的,可化妆品那是精细化工。没有高纯度提取、没有提炼设备、没有消毒设施、没有高温高压、没有防腐剂。谁能做到那些天然的、有机的材料不腐坏、不变质、不会在放了几天后臭气熏天?
肥皂?那还算是靠谱些。古代肥皂,倒是听说过,好像是利用动物的胰腺,过程简单。但具体怎么做,自己还真不知道。
古诗?文学?背过。仅限于老师要求的,和自己感兴趣的。经过职场十几年的蹉跎,还能剩下多少?何况,堂堂李白、杜甫、唐伯虎都贫困潦倒,一个人再有才华,能比得上这些先贤吗?难道不远千年穿越过来,极尽抄袭之能事,就为了穷苦一生,扬个名?
四大名著?读过。能背出来吗?情节、细节、华美讲究的辞藻,伏线千里的内涵,一个粗浅的文学爱好者,真能复制吗?何况冬儿无论是在学校,还是职场打拼的时间里,从来也没把精力放在文学上。
各种畅销的通俗小说,真的能默写出来吗?
各种高产粮食?都吃过,怎么种出那样的高产,理工科出身的自己,知道吗?
各种美味菜肴?吃过,也试着做过,但不专业,真能做出超级美味?
当然,想当初,冬儿一个普通理工专科生,没背景,没人脉,在公司奋斗了十年,也算是公司里一个响当当的工程技术人员。可是没用啊,所谓的技术,依托的是现代化的材料和设备,这里有吗?
欲哭无泪啊!
第二天,又是一天复制似的忙碌,这种日常的忙碌又增加了挑拣红豆,煮红豆,捣制豆馅。
到了晚上,冬儿和郑氏把甜甜糯糯的红芸豆的豆馅,填在割开的山楂中间,穿在竹签上。白天郑氏让豆豆去巷口的杂货店买了一斤红豆,却没有都煮了,紧着那少量的豆馅,做了十八串。其它的山楂果还按原来的样子穿好,放着明早裹糖。
杨秀庭乐呵呵的看着卖相不错的新式糖葫芦,大概的算计了红豆的花销,笑着说这个可以多买一文钱。由于山楂中间开口填了豆馅,体积和长度增加,山楂果的个数少了两个,这样也是赚钱的。
这是冬儿来到这里第一个生财想法,所以特别在意。早晨父亲推着车走后,冬儿一个上午手脚不停的打扫屋子、院子、洗衣服、准备柴草、准备午饭,心里一直都处于亢奋中。
再看到匀匀的顶出小芽的两盘豌豆,仿佛看到了绿油油的嫩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