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八章 两手都要硬(2/3)

处,你也深有体会。但遗憾的是,他读书少了点,我又不可能一直陪在他身边教导他,所以只能让他通过不断的磨练,来层层提高了。”康宁叹了口气,摇了摇头,接着问道:“我现在还拿不定主意,你说是让阿刚跟海澜学习好,还是跟在嘉平身边收获更多?你还是给我出个主意吧。”

陈朴略作考虑,提出自己的建议:

“阿刚不用跟嘉平学了,我看阿刚在不少方面,还超过嘉平了。阿刚这小子表面上不动声色,但是做事够黑够狠,正好能弥补海澜这方面的不足。你知道吗,海澜当年是高考落榜后,直接参军去的,从新兵连直接被选到教导大队,后来回连队当了两年班长,又被选进了特种大队,要不是让人走后门顶去上军校的名额,说不定这家伙如今都是副营了。他一气之下,离开特种大队回到老连队干起了班长,第三年干到了代理排长的职务。可惜啊,赏识他的老团长突然心肌梗死去世了,海澜的提干希望就此成了泡影,当年就要求退伍回家乡。没过多久,他就被少铭招了过来。海澜的能力和水平都不错,就是心地太软了,而且一直都在部队上打拼,社会经验相对少了一些,有阿刚这个从小就在社会上混的老流氓过去和他搭档,再合适不过了。”

康宁还没笑出声来,前座的司机龙涛和坐在副座上的许望,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陈朴立刻笑骂道:“这话你们两个小子可不能传出去,否则看我不好好地收拾你们!”

下午三点,康宁和陈朴回到了琅勃拉邦总部。

心急的徐家伟,根本就不管康宁和陈朴累不累,把两人请进了自己设在三楼的办公室。就“砰”的一声关上了大门。

他拿过两份厚厚地文件,递到了康宁手

己则亲自忙活着端杯子泡茶了。

康宁一口气看完文件,走到窗子前,手托着下巴俯瞰绿波荡漾的江水想了很久。这才回到沙发上,对文件中的诸多细节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徐家伟详细地给康宁解释了目前老挝的政治走向、经济与贸易政策。以及人力资源等等问题,对康宁提出地疑虑逐一做出解答,并表明了自己的意见。

康宁放下文件,舒服地靠在沙发背上,一脸平静地问道:“徐哥,具体说说你前期地打算吧。具体想从哪个方面入手呢?”

刚洗了一把冷水脸,以便使自己头脑更清晰的徐家伟。坐下后戴上了眼镜,指了指桌上的文件,一脸严肃地回答道:

“老挝政府从去年开始,就把改善交通作为了优先发展的方向,这一点儿是频繁前往中国访问回来的整个高层形成的一致意见。但是。他们现在受制于三个方面:资金、技术、人才!这路并不是说修就能修地,就拿咱们所处的西北地区来说,总体地规划设计、山体的开凿、无数桥梁的设计与建造。就把他们给吓住了。二十年来,老各省际之间的道路都没有多少改善,其中的困难可想而知。这里面除了资金以外,我觉得最大地障碍,就是因循守旧的观念作怪了。如今出去多了,回来后观念有了巨大的转变,特别是我们这个药业公司给他们带来地震动不是一般的大,所以前段时间他们主动向我提出建议,让我们牵头组建一个合资或者独资的路桥公司,在琅勃拉邦周边的几个省先搞个实验,用招商引资的办法,尝试走出一条路子来,其实就等于让我们增加对地方基础设施建设的援助。”

康宁听到这里,逐渐明白了徐家伟的意思:“徐哥是不是想借此机会,引进劳工和技术人员?”

徐家伟欣慰地点了点头:“不错,不过事情不急,因此这个引进计划还可以等下一步情况明朗了再说。我打算借此机会,和政府协商一个一揽子的发展计划,先在琅勃拉邦内搞几个示范工程,如果老挝两级政府没有进一步的资金投入的话,我们完全可以让其用道路两旁相应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