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 盘根错节的势力(2/3)

面上满是断断续续星罗棋布的水潭。好在瓦桐熟悉这条道路,还是能以三十公里以上的速度前进,不过颠簸得实在非常厉害。

陈朴看到康宁靠在座位上,左手托住右手的肘部,右手手掌撑着下巴,一双望向公路两旁的眼睛里充满了忧郁,想了想干脆把刘海澜叫到了后排就座,挤是挤点,但能让康宁很快了解整个缅北地区的现状,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刘海澜口才极好,从最出名的大毒枭罗星汉讲起,再到如今的彭家生、鲍有祥等人发家的经过和势力范围,最后说到了第四特区的主席林民贤:“林民贤是第一特区主席、掸邦果敢同盟军的当家人彭家生的女婿,但是翁婿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外人想象的那么好。林民贤原本是缅共著名的八一五军区司令,当时他手下有两个师三千多人马……”

“等等!两个师怎么才有三千多人马?”康宁不解地问道。

刘海澜和陈朴相视一笑,刘海澜解释道:“这个世界上,谁都希望自己的官职越大越好,似乎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和敬畏,所以大多都拉起虎皮充大王,打肿脸充胖子以声势来吓人。比如第二特区的鲍有祥部,号称拥有整个缅甸最大的地方武装两万人马,估计真要打起仗来,能拉上战场有个七八千人就不错了。不过即便如此,对付起政府军来,是绝对不成问题的。政府军内部同样是派系林立、黑暗无比,欺负老百姓是把好手,但打起仗来,一受挫折就只顾着逃命,除了几个王牌主力师之外,基本没有战斗力。我有个战友前年从缅军中当教官回来告诉我,那些狗屁王牌军差点没把他给气死,一个队列要学三个月才算合格。地方军更不用说了。我估计比不上民国时候的地方军阀有战斗力。”

看到

睁双眼,显得一脸不可置信的样子,陈朴哈哈一笑:见到那些站岗放哨和列队走过的政府军地正规军人,据说景栋驻军算是缅军中的精锐了,你琢磨一下就会明白了。”

康宁摇头一笑:“的确不行。确实差得可以!怎么说呢,他们的军容军纪很糟糕。精神状态更糟糕。”

瓦桐这时插嘴解释:“其实我也是军人,只是我在政府接待部门上班,很少穿制服罢了。其实我们的军队不是不行,而是当官地不行,像陈先生给我的红塔山香烟,普通士兵一个月地军饷只能买回两包来。就算当上了班长排长等基层官职,家里也只有政府发给的每月十五斤到三十斤粮食补贴。那些当官的经常护送毒品贩子收黑钱。哪管部下的死活,要不然早就把整个缅北收回来了,哪里还有这么多军阀割据啊!说起来气人,九六年初我还在部队的时候,与彭家生手下的一个连打了一仗。我们一个营三天打不下一个小山口,第四天反而被人家一个排绕到身后,营长吓得第一个跑掉了。全营一半人马做了俘虏,要不是我会说云南话,恐怕也得挨上一顿狠揍。彭家生地那些部下挺仗义的,把枪还给我放我走,所以我现在还能保住军职,要不然全家都活不下去了。”

康宁听完哑然失笑。他知道金三角之所以出现今天这样地局面,政府军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年要是缅共还能得到老大哥的援助而不解体的话,恐怕如今的缅甸打什么旗号都不知道了。笑过之后,康宁静静倾听刘海澜地介绍,终于对即将到达的第四特区有了深入的认识。

第四特区控制区总面积为五千平方公里,只比康宁刚离开地瑶山地盘大一倍,这区区弹丸之地,竟然也设立了九个行政区,人口加起来也就七万多人。

这林明贤原是中国知青,生于海南长在广州,颠沛流离的生活,使得此人学会了审时度势也相当精明。他是缅共人民军内部最早和缅甸政府和解的高级将领之一,去年开始在其辖区内全面禁绝鸦片种植和毒品买卖,为此他赢得了国际组织和中国政府的高度赞赏,而第四特区的替代种植计划,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